7月27日早上7时20分,30辆越野车组成的车队在河北体育馆门前集结,车内装着棉被、米面油、蔬菜,还有风油精、蚊香等物资。集结完毕后,整齐的车队从市区出发,前往井陉矿区附近的凤山镇荆蒲兰村,为受灾群众送去价值约4万元的爱心物资。
1
一个人的倡议
早上6时,烈日尚未当空,但来回搬运物资的董永博已经热得满头大汗。此时,他正在把朋友送来的方便面和米面油一件件从9楼搬到门口,方便随后装车。
今年37岁的董永博是名摄影记者,平时大部分工作是赶现场,拍照片。7·19暴雨后,他紧急赶往受灾严重的赞皇县许亭乡。董永博和救援队在现场呆了4天,直到桥梁修复完毕,村内能恢复交通,他才回到省会。
连续数日在山区走访,让他冒出一个想法,除了报道灾情和救援情况外,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于是,他在朋友圈发出一条倡议:是否有人愿意捐赠衣物,他可以将物资送往受灾地区。
倡议发出后,朋友们纷纷打电话询问如何捐赠,他的两个电话几近被打爆,常常这个没挂,那个就响了。
2
一群人的爱心
7时20分,装满物资的车队出发,沿着槐安路走向山前大道,一路颠簸挺进灾区。
说起参与这次活动,起源要回到26日。当时董永博接受的爱心物资已经很多,他的车已经装不下,原本的计划不可行,他急需车辆运送这些物资,他想到几天前暴雨时,在省会救援车辆的牧马人车队。双方一拍即合。仅仅一晚准备时间,27日一早,他们开始往受灾地区进发。
车队出发时,记者看到除了牧马人车队外,还有三辆面包车跟随,那是公交58路的志愿者募集的共约8000元的物资,跟随车队一同前往受灾地区。
一路上,董永博告诉记者,好多朋友都在微信上捐款,他收了3300元,后来因为自己的现金实在不够,也没有时间取钱,最后只能拒绝好心人的捐款。
3
爱心物资进山村
上午9时30分,经过近2个小时的颠簸,车队终于抵达凤山镇荆蒲兰村。
记者从村干部处拿到一份手写的受灾情况,那场暴雨导致村内唯一一处商店仓库被冲毁……
在村剧场大院内,因为地势较高,剧场台比较干燥,30多辆车计划将爱心物资暂时存放此处。在现场,车辆陆续驶进露天剧场,爱心人士将米面油、棉被、衣服、矿泉水等物资挪到台上,村民再将这些物资搬走摆放整齐。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方便食品,爱心车还运送来大量的冬瓜、萝卜、洋葱、土豆等耐存放的蔬菜,其中还有人考虑到洪水过后容易滋生蚊虫,特意购买了两大箱蚊香,以及用于防暑的藿香正气水。
搬运清点完物资后,董永博拿出朋友捐赠的3300元现金发给村里的孩子。“现在放暑假,谁也不想家乡发生这种灾害,希望这点钱对孩子来说有点用。”董永博说。
记者粗略统计一下,此次车队共运送约4万元物资进该村,物资会被统一分配,用于村民这段时间的日常生活。“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真的太感谢了。”一名上年纪的老人握着一名志愿者的手说。(燕赵都市报 记者张宁/文 赵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