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活动/内容详情

秦皇岛:“邻里守望”情暖孤寡老人

2017-03-14 15:48:58   收藏当前页面 | 打印当前页面责任编辑:郭阔

    从秦皇岛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庆玉,到三十余年做好事7万多件的沈汝波;从“90后最美学警”李博亚到燕大18名男生围起“生命链”救人;从救助百余名轻生及离家出走者的郭文香,到每天自费喂食千只海鸥的“海鸥妈妈”……他们是最普通的人,亦是最了不起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一路走来,由个体到整体,由社区到团队,截至目前,我市网上注册志愿团队1765支,实名注册志愿者15万余人。他们是300多万港城人心中的骄傲!因为有了他们,秦皇岛,这座“中国最具爱心城市”才显得更加熠熠生辉。2017,时逢“创城”关键一年,秦皇岛从今日起推出“志愿行”系列报道,让这些凡人善举感动更多人。如果大家能从中汲取到一份温暖,也许某一天,你和我都将汇入这暖流之中。

    三月的关城宁静祥和,驱车从山海关南门进入古城,民居旧巷中别有一番闲适与安逸;到了夏季,游人如织热闹非常,一静一动宛如两幅风景画,和谐,统一。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有一群普普通通的人每天都在默默地守护着古城,他们就是山海关区古城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过了退休年龄,年过半百依然热心公益,壮心不已,他们中最年长者已经77岁。寒来暑往匆匆过,叶落花开几度春,从协会成立到如今,志愿者用他们的赤诚之心关爱着古城,把个体的力量汇聚成透穿岁月的暖流,周而复始,川流不息……

    3月5日,记者在秦皇岛古城街道工委会见到了古城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张秋艳。据她介绍说,2011年7月13日,东街街道(现古城街道)成立了与古城景区共驻共建的暑期志愿者服务队,这是山海关首家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在此基础上,同年11月23日注册了山海关区古城志愿者协会,并加入秦皇岛市“及时雨”志愿服务联盟,2014年加入省志愿服务联盟,现拥有7支志愿服务队,5座志愿服务岗亭,骨干志愿者220人,燕赵云注册志愿者1050人。

    一家人都是志愿者

    张淑芝是一位得到志愿者协会照顾的老人。“今年她应该有82岁了,刚刚离开秦皇岛。”学雷锋小组的志愿者们对这位独居的老大妈是很上心,多年相处下来积累了深厚的感情。张淑芝老人无儿无女,“她切菜手抖得厉害,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我们志愿者去的时候都会给她带菜,帮她干活。”张秋艳说,志愿者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去看她,平时也会自发去帮助张淑芝老人。“有一年,张淑芝家的自来水管道坏了,把老人愁坏了。志愿者知道后,主动上门维修,可还是没有修好。”最后,还是由街道联系首创水务公司把老人的水管修好了。“志愿者和社区、街道携手帮扶老人的事情有很多,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了。”周秀芬从2012年主动照看张淑芝老人,她家和张淑芝老人的家是斜对门,“距离上很近,我没事就会去看望她,有时候外孙子吃水果,我都会叫他给张奶奶送去。”

    周秀芬说,开始是她自己,现在,他们一家都加入到志愿者这个行列中来。周秀芬的女儿是一名老师,每天的教学都很繁忙,耳濡目染之下,她也萌发了帮助他人的念头,班上有些学生学习跟不上,她就义务为他们补习,也多次获得表彰。周秀芬的老伴更是从一开始就支持她的志愿服务,他们俩有一次发现张淑芝老人家的门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开,细心的夫妻俩就推门进去察看,进屋之后,发现张淑芝老人已经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地瘫倒在地,他俩赶紧打了120急救电话,幸亏抢救及时,被诊断为脑出血的张淑芝保住了一条命。去年,张淑芝被迁西亲属接走,志愿者们还是时常挂念,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问问老人的近况,为老人送去古城志愿者的祝福。现在,学雷锋小组的志愿者还在照顾一位寡居的退休教师刘同文,她患有较重的脊髓变性,儿子因常年出差无法兼顾,志愿者们就主动把老人照顾起来。

    周秀芬从事志愿服务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感悟就是,自己做了好事,会得到“回报”,这种“回报”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关心。周秀芬冬季在古城外的一处楼房居住,因为年久失修管道老化严重,冬季取暖就成了问题,一向帮助他人的一家人犯了难。后来,周秀芬找来两名修理师傅,在维修过程中,两名师傅认出了常做好事的周秀芬,修好后说啥也没要周秀芬的钱,两位师傅说,“大姨你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今天也让我们做一回!”周秀芬回忆此事的时候非常感动,一个劲儿地说感谢他俩,她觉得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好事做得值。她说,我做好事帮助了别人,其他人看到后又能这样做,大家都这样做,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好。2013年,周秀芬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一句话的触动

    俗话说,千金买屋,万金买邻,周秀芬就是万金难买的好邻居。2008年,周秀芬从山海关一家企业退休,58岁的她在加入志愿者队伍之前,就一直照看着邻居孟宪武老人。“我们邻里之间关系一直就很好,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会伸把手帮忙。”周秀芬说,孟宪武无儿无女,大伙儿亲切地叫他老孟头儿。虽然年纪大了,孟宪武老人生活还能自理,每次看到周秀芬带着外孙子玩,他都很羡慕。有一次,孟宪武老人无意中说的一句话,让周秀芬记忆深刻,“你们多好啊,有儿有女,到老了有人管,我无儿无女,哪一天我要是死了都没人知道。”孟宪武的一句话触动了周秀芬,“从那时开始,我就决心帮助他,也不是我思想觉悟有多高,遇到那种情况,你也会帮忙的,这是人之常情。”

    周秀芬回忆说,从2008年开始,她就和丈夫时不时的到孟宪武老人家帮忙,洗衣做饭都是常有的事。周秀芬说:“老孟头儿平时是凌晨两点钟就醒,他醒了之后没事干就打开电视看,由于住得比较近,他开电视的声音又大,所以我们都知道。”随着孟宪武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如以前方便,周秀芬一家对他的关注就更多了起来,“我们就怕他有什么闪失,有一回,他家都凌晨两点多了还没有动静。”这个反常的情况引起了周秀芬的注意,她连忙叫起丈夫,两口子一商量,决定赶紧去孟宪武家看看。他们两家是对门,又都是平房,为了方便照看,孟宪武家的门从外面也可以打开,两口子先是通过窗户往屋里看,灯光下孟宪武老人喘个不停,见此情景,他俩赶忙从前门进去,找到老人要吃的药,并给他喂了下去,救了老人一命。周秀芬在2011年加入到了古城志愿者协会,并发动志同道合的几名志愿者,成立了学雷锋小组,专门照顾孤寡老人,就这样,他们几个人一起尽心尽力地帮扶照顾着孟宪武老人,直到2015年孟宪武老人95岁高龄去世。

    辛劳付出 成绩满满

    时至今日,秦皇岛古城志愿者协会已逐步形成以邻里守望孤老帮扶、红袖标治安巡逻、文娱曲艺说唱展演、爱在古城旅游咨询、环保宣传进社区等服务品牌,涌现出魏红、张秋艳、牛国庆、周秀芬、王毅军等一批省、市级优秀志愿者典型,志愿服务已成为传承雷锋精神、促进辖区和谐、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风尚。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2月,古城街道所辖的东城社区在中央文明办等十三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典型,荣获“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获此殊荣的社区省内仅有三家,东城社区是秦皇岛的唯一一家。

    近年来,古城街道办事处古城志愿者协会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倡导“行善立德”的志愿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工作基础。2011年,古城志愿者协会被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河北省志愿服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河北省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古城志愿者协会被市文明办授予“全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东街街道(现古城街道)办事处被市文明办授予“志愿服务先进单位”;2012年,古城志愿者协会被评为省优秀志愿服务品牌;2014年、2015年,古城志愿者协会连续被省文明办授予“河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古城街道东城社区被省文明办授予“志愿服务优秀社区”和“十大优秀志愿服务社区”、省级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省级学雷锋示范基地;2015年,古城志愿者协会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志愿服务联盟联合授予“最美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荣誉称号;被市文明办、市志愿服务基金会评为“秦皇岛市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古城街道办事处被授予“秦皇岛市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秦皇岛晚报)

快速通道

河北志愿服务网
河北志愿服务学院
志愿河北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