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项目 志愿新闻 重点项目发布 文明实践 志愿风采 志愿经验 志愿课堂 专题聚焦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石家庄市“万能涛”志愿服务团队:上门维修、调解矛盾、参与文化共建……

2025-06-18 09:35:43 来源:燕赵晚报

“哎呀,张老师,我正想找您呢,这就恰好遇到您了,真是太好了!” 石家庄市新华区赵一街社区25号楼71岁的谷兰英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高兴地说。她口中的张老师,是赵一街新区社区红色社区社会组织“万能涛”志愿服务团队的队长张增涛,一位心灵手巧、热情善良的社区志愿者。

张增涛给谷阿姨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汇聚力量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

谷兰英认识张增涛是在今年三月,当时“万能涛”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服务月正在进行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上门维修、安装、更换开关插座等服务。张增涛曾到谷兰英家上门帮助她维修过松动的插座,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她家里的台式电风扇出了点儿小故障,所以想问问张增涛能否帮忙修理一下。

谷兰英说:“我们老两口都70多岁了,儿女没跟在身边。上次张老师到家里给我换抽油烟机的插座,就特别认真负责。插座比较高,我们想扶着他,他还不让,说我们俩年龄大了,就在旁边看着就行。张老师是个特别好的人,我必须给他点赞。”

对于老人的请求,张增涛满脸笑容,答应一有空就帮忙检查。同时还再次提醒老人注意安全,如果有志愿者上门,一定要看他是否身着志愿者红色马甲,是否有工作证,平时还是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

今年41岁的张增涛并不是维修工,而是一位动手能力很强的教育工作者,2020年搬来赵一街西区居住。自从搬到小区以来,他就一直热心社区事务。张增涛会换开关插座、灯,维修水龙头,一些小家电他也能维修。门口水泥路上的坑洼,他也会找来材料修补好。张增涛说接触时间长了,邻居们都开始给他起各种外号,有叫张老师的,有叫张政委的,还有叫张书记的。张增涛说:“一位大姐觉得我啥都会干,就开玩笑地叫我‘万能涛’,一叫还就传开了。”

赵一街新区社区书记崔娜告诉记者,张增涛等志愿者在社区一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真正以“万能涛”志愿团队的模式运作是在今年初,于今年2月成立了志愿团队,“万能涛”的名字也由张增涛个人变为集体的代号。

为邻里提供尽可能多的志愿服务

“刚开始成员有五六个人,陆续有新队员加入进来,现在有了十几个人,每名志愿者都根据自己的特长来提供志愿服务,比如我们年龄比较大的马恩来老师傅,是一位资深的红娘。曹捷惠沟通能力很强,在调解邻里矛盾等方面就做的多一些。张燕擅长心理疏导,而我和王琦,比较年轻,动手能力强,就多做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我从事教育工作,也会在社区做一些关爱青少年的活动,帮助孩子们提升想象力,发现细节之美。”张增涛认真介绍志愿团队的成员。

说起做志愿服务的初衷,张增涛说是想给孩子做一个榜样:“都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但是我们做家长的都做到了吗?”

张增涛给记者讲了一个前几年发生的小故事。“有一天我和孩子晚上去遛狗,发现一辆汽车的车灯忘关了,我就掏出电话来要给车主打电话。孩子问我为啥要打,我说汽车如果不关灯的话,一晚上的时间汽车就亏电没法启动了。假如是咱们的汽车忘关灯了,有人提醒了,咱们出门的时候不受影响,你会不会很开心?孩子立马就支持我赶紧打。后来有一天她在阳台上发现有车长时间亮灯,还提醒我要不要去给车主打个电话。”

张增涛认为这些点滴的小事儿会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人。而事实也证明,张增涛积极为小区居民做公益,也影响了不少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这其中也包括孩子:“去年冬天,有两个小男孩儿在院里玩儿火。我家孩子和另外两个孩子看到了,就上前劝阻,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我很为孩子骄傲。”

张增涛是新华区的消防安全义务宣传员,在协助消防人员到社区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时,看到有的独居老人家里插座需要更换,他会主动上门帮助老人解决这些小问题,消除消防隐患。

如今“万能涛”志愿团队仍在招募队员,有志之士,思想积极向上,有团队意识、有志愿服务意愿、身体健康,通过社区审核都可正式加入。社区书记崔娜很支持志愿团队的工作。她说:“志愿服务是社区的活力源泉。志愿者用爱心与热忱,搭建起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桥梁,让更多人从社区发展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贡献力量的参与者,助力社区的和谐与活力。”

是否会因为志愿活动,耽误自己的工作或者休息时间。张增涛坦言,确实会占用一些时间。“不过,通过一些动手操作,帮助社区老年人解决一些具体的生活问题,于我来说是一种调节,是心灵的放松。”张增涛告诉记者:“虽然叫‘万能涛’,我们肯定不是万能的,但我们愿意竭尽全力为邻里提供尽可能多的志愿服务,大家携起手来,就可以给彼此更多的安全感。”

责任编辑:张培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