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秦皇岛市昌黎县塔子口船舶停靠点,秦皇岛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在昌黎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开展了净海行动,清理、打捞陆域和海域的废弃渔网、扇贝养殖笼等垃圾。

据了解,塔子口船舶停靠点内的渔船都是附近扇贝养殖户的养殖渔船,每年只有4月至5月的下苗期间和11月至12月的收获期有人员活动,停靠点内的主要垃圾是废弃渔网、扇贝养殖笼等生产垃圾,还有少量的矿泉水瓶等生活垃圾。

上午9时许,志愿者们带好手套,迅速投入到陆域垃圾清理工作中,他们弯腰屈膝,细致地将小片渔网捡拾进垃圾袋。相较于小垃圾的零散易捡,相对集中的废弃渔网和扇贝养殖笼则成了清理难点。部分养殖笼因长期搁置,已与泥沙紧密粘连,几名志愿者合力拖拽,才能将其从地面拉起,笼体上附着的淤泥不断滴落,溅脏了衣服也无人抱怨。更棘手的是,不少废弃渔网和扇贝养殖笼被埋在土层下,仅露出零星的边角。此时,挖掘机和铲车及时进场,挖掘机的铁臂缓缓伸入土中,小心翼翼地将埋在深处的垃圾挖起,避免破坏周边滩涂地貌;铲车则紧随其后,将挖出的大块垃圾集中铲入垃圾转运卡车,整个过程分工明确、高效有序。

“我们昨天就来过一次了,查看了这里的情况,今天特意调来了挖掘机和铲车。”秦皇岛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邓洪全说。
与此同时,海域垃圾清理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小型作业船上的2名志愿者,一人负责掌舵,一人手持固定好绳索的铁耙,负责打捞海底垃圾。志愿者将铁耙投入海中,待铁耙沉入海底并拖追一定距离后,通过手感确定已挂住垃圾,再用力将铁耙拉起,将废弃养殖笼和破旧渔网打捞上船。在此过程中,驾驶小船的志愿者始终让小船低速行驶,并随时做好停船准备。“铁耙在海底容易挂到礁石或被埋较深的垃圾,如停船不及时,一旦绳索断裂,会在海底产生新的垃圾。”邓洪全说。10时许,作业船返回岸边,将打捞上来的垃圾转运至岸上,便再次返回,继续打捞垃圾。
经过一天的行动,秦皇岛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共清理、打捞垃圾50立方米左右,把垃圾统一装入转运卡车,送去垃圾处理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