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沧州市民刘先生因操作不当,连人带车冲入河中,正在附近进行应急演练的志愿者,火速奔到现场实施爱心救援,“情景演练”瞬间变成了一场真正全副武装的“实战”。

市民刘先生为沧县蓝海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志愿者送锦旗
8月7日上午,刘先生驾车走到沧县姚官屯一带时,因操作失误,一头扎进了附近的河里。经过一番挣扎,刘先生从车里逃了出来,然而他的车却沉入河水中,找不到了。
刘先生:我一开始联系了一个收费的打捞队,后来交警告诉我,说有一个蓝海救援队是公益的,我就试着联系了一下,没想到他们一口答应了。

到达现场后志愿者把救援艇抬下车
巧合的是,沧县蓝海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此时正在附近参加沧县组织的应急救援装备检验及演练活动。9点30分,他们接到刘先生的紧急求助,即刻出发,10点赶到事发现场。

志愿者在救援艇上安装船外机
志愿者 张景文:我们带着装备到达救援现场以后,落水车辆已经看不到了,车主当时也受到了惊吓,也没注意车辆漂到哪里了,只有大概一个位置,我们了解了一下现场情况,然后首先用救援探杆和水下摄像头进行水下车辆的探测和定位。

志愿者在探测落水车辆
志愿者们驾乘冲锋舟来到事发水域,头顶烈日,开始用救援探杆和水下摄像头等救援工具探查落水车辆。经过探测,他们发现这一区域的河水较深,车辆探测不到准确落点,而且水有暗流,救援难度很大。更严重的是,此时已经到了中午期间,天气较热,救援人员体力消耗非常大。

发现落水车辆并找到固定点拖出水面
张景文:我们根据探测情况,现场制定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就是用救援锚钩固定到落水车辆,然后把它拉出水面,然后进行吊装固定。这个方案的好处就是救援人员不需要下水,在船上就可以操作。因为我们在陌生水域救援的时候,因为不了解水下的具体情况,就会尽量避免下水。第二套方案我们就是使用潜水设备,进行潜水固定车辆的吊装。这个方案是一个备用方案,就是在方案一没办法实施的情况下然后进行,因为这是存在救援风险的。

救援现场
经过商讨,志愿者们首先选用了第一方案。他们开始探测车辆可能落水的区域,用水下摄像机反复探查,同时用打捞锚钩在水里试探性地钩连车体。
顶着烈日,志愿者们沿着落水点往疑似方向排查,经过近1小时的反复探测勾连,最终在距离落水点大概20米的地方,找到了落水车辆。

救援人员上岸
张景文:我们使用锚钩对车辆进行了多次钩挂,最终挂到了牢固点上,将车辆慢慢地拉出水面,后来又将吊绳固定在临时起吊点上,把车辆慢慢从水里拖到岸边。车辆拖到岸边之后,我们又将临时起吊点换到车辆的C柱上,最终将车辆成功打捞上岸。
此时,志愿者们的脸已经晒得通红,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沁透了。然而,面对司机询问如何收费的时候,他们干脆地拒绝了。张景文说,事后车主送来了锦旗,他觉得这是对志愿者最大的认可和鼓励,这个比金钱更加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