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期内容展现河北省以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从环京通勤圈服务保障到社区矛盾调节,从空心村老年人关爱到未成年人保护,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正为河北省基层治理注入坚实力量。
河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认真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及省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基层治理目标要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按照因地制宜、确保质量、稳步推进的原则,全面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工作合力
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将党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贯穿到全过程、各方面,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若干措施》,探索建立“社区治理+社会工作服务+志愿服务”发展工作机制,建立完善36家成员单位的省级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召开会议统一部署工作,凝聚各领域工作合力,切实动员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和发展优势。
同时,将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纳入2025年工作要点统筹部署推进。下发相关通知,制定出台《河北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工作指引》,在全省选树60个社区实施试点项目。“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工作开展以来,相关部门组织专人先后前往石家庄、承德、保定、衡水、邢台等8个市调研指导,深入掌握工作进展,指导细化工作举措。同时,选取了11个试点社区经验材料形成材料汇编印发各地推广学习,确保试点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
加强培训指导,整合队伍优势
坚持分级分层培养,提升专业社工和志愿者服务技能。
全省培训广覆盖。举办全省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专题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直播授课的方式,围绕“系统协作”基层治理模式、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与品牌打造等主题培训专业社工机构、志愿服务组织(队伍)负责人及融合试点工作相关负责同志近2000人。
专项培训强指导。指导实施2024年“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培育受援地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指导各地依托高校、社会工作学院等各类教学资源开展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100余场,累计培训3.2万余人,推动发挥专业力量因地制宜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方法路径。
专业培训补短板。积极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工作机构负责人参加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助力社会治理培训班,针对性开展应急救援和信访与矛盾纠纷化解等培训,有效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性。
坚持共建共治,优化平台阵地
统筹多方力量,搭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多方共促的服务平台。
“冀益”志愿服务品牌发布凝聚新动力。举办“冀益”志愿服务品牌发布会,发布“温暖冀益”“暖新冀益”“青春冀益”“守安冀益”等24个领域性“冀益”志愿服务品牌,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石志兴‘石’(石家庄)”“‘承’心志愿(承德)”“持之以‘衡’(衡水)”等14个地域性志愿服务品牌,形成全省志愿服务品牌的集聚效应。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新活力。举办京津冀志愿服务协同发展助力基层治理座谈会暨主题宣传展示活动,邀请三地专家学者、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工作者代表座谈交流,促进京津冀志愿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效能。
专业社工助力社区治理。指导省社会工作促进会专业社工深入秦皇岛、石家庄等地市社区,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提供指导,设计实施易开展、“小而美”的项目,动员社区居民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
“冀益”志愿服务品牌专栏展示新做法。建立省市县三级联络员微信群,及时接收各地“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信息;同步上线“冀益行动 共享未来”网络宣传专栏,广泛征集展示各地优秀案例;按照每月一主题开展短视频征集,让群众不仅做志愿者带头人更做志愿精神的传播者。
坚持立足省情,打造特色亮点
社区是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聚焦最前端,以“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为服务重点,组织实施了特色项目。
“老帮老”志愿服务释放低龄老人活力。探索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的特色工作路径,出台“老帮老”志愿服务若干措施,指导各地搭建“党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平台,统筹社会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实现高龄老人“需求库”与低龄活力老人“资源库”精准对接,2万余名“老帮老”志愿者将“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累计开展服务16万人次,打造了具有河北特色、能够复制推广的公益互助养老模式。
全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综合促进项目(邯郸)织密未成年保护网。积极推动由中央社会工作部、最高人民检察院、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全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综合促进项目(邯郸)落地实施,通过推进服务示范区建设、培育枢纽型服务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相关研究等举措,助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和权益保护工作,将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嵌入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全流程,确保干预矫治教育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项目实施以来,共筛查确定重点服务对象214人,开展犯罪预防教育154场,司法社工服务共计525人次,逐步打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初一公里”。
“冀益·凝新”——新就业群体关爱项目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引入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专业社工力量,以构建新就业群体支持网络为工作方向,整合7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单位,开展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不断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