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以来,衡水多地组织开展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多元、思维活跃等优势,为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安平县

安平县积极引导返乡大学生深入基层实践,当好家乡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在台城村党支部成立了百名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通过参观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深入了解家乡的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感受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上好社会实践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引领广大青年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在社区实践中凝聚青春共识,在服务基层中增强青春本领,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上展现担当、绽放芳华。
景县

景县招募大学生志愿讲师100多人,为社区公益大讲堂“多彩假期”暑假班的小学生教授户外研学、生活技能、非遗体验、文艺表演等兴趣拓展课。学员优先从新就业群体子女、双职工家庭子女、志愿服务时长超30小时者子女中招收。全县分散设置了16个上课地点、27间教室,既解决了假期孩子无人照看的问题,又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志愿服务的精准度。截至目前,已启动课程78类,累计受众2万余人次。
冀州区

冀州区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以儿童安全健康防护知识为主题的手工创作活动。在社区志愿者和家长的耐心引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制作“不要相信陌生人”“有电危险”等内容的不织布贴画。一幅幅色彩明快、满是童真的不织布贴画陆续完成,孩子们兴奋地向志愿者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用童趣传递安全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桃城区

桃城区桥东社区“解码情绪小秘密,践行家风塑未来”心理辅导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和孩子们结伴进行“情绪接力赛”“匿名的情绪树洞”等游戏环节,引导孩子们走出烦恼,自洽而行。享园社区“乐享青春公益运动课堂”激发了孩子们对轮滑、跳绳等运动的浓厚兴趣,放下电子产品,在汗水中拥抱自信。
衡水市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模式,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国情社情的认识,精准对接社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少年儿童开拓眼界、塑造人格、提升能力、健康成长,以“大手牵小手”擦亮了居民幸福生活底色,为社区治理注入了蓬勃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