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燕山北麓的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一片片苍翠的苍术田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围场独特的地理气候是苍术生长的天然沃土。“苍术是多年生植物,全身都是宝,根茎能入药,种子也紧俏,是咱们老百姓致富增收的‘黄金’药材。”当地药农告诉记者。
为帮助药农提高苍术质量和产量,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农林学院“金苍术”志愿服务团从2020年起,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苍术选种育苗、科学施肥、精准灌溉等进行理论讲解与现场示范。特别是针对困扰药农的病虫害问题,团队研发并推广了高效低毒的绿色防控技术,保障了苍术的产量与品质,让药农种得安心。
“金苍术”志愿团深入大田指导生产
截至目前,“金苍术”志愿服务团累计走访乡村132次,开展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70余场,服务药农超200户,覆盖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通过“点对点”“一对一”指导服务,帮助药农系统掌握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
“以前种苍术,全凭经验,啥时候施肥、怎么治病都不清楚。”大头山乡柳条沟村药农王大叔说,“现在有了‘金苍术’团队,科学管理一步不落,去年增产了将近20%,多挣了1万多块钱。”
据不完全统计,经团队指导后,合作农户的新鲜苍术亩均产量从过去的800公斤提升到1000公斤以上,药材干品品质等级提升率超40%。
“金苍术”志愿团苍术栽培技术培训
为推广“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种植新模式,团队联合围场农业农村局、围场苍术种植合作社共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个,引进并试验了水肥一体化滴灌、高床栽培、绿色病虫害防控等新型农业技术。通过严谨的对比试验和数据收集,团队总结出适合本地条件的优化种植方案。这些成果通过示范观摩、技术推广会等形式迅速辐射周边药农,提升了苍术种植的标准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