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几名志愿者却早已赶到位于沧州市交通南大街的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精心准备早餐。
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被人们称为“爱心粥屋”,沧州市区共有两家。其中,位于交通南大街的“爱心粥屋”,由新华区大运河爱心志愿协会负责运行。3年多来,这个粥屋共为8万余人次环卫工人、低保户、贫困残障人员提供免费早餐,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9000余人次。近日,记者走进这个“爱心粥屋”,带你一同感受发生在这里的暖心事。
爱心早餐暖胃又暖心
为粥屋捐食材的环卫工
“小周,你和志愿者们打扫完卫生先别锁门,我给粥屋买袋面粉去,一会儿就回来。”4月2日一早,环卫工人袁宝通在“爱心粥屋”吃完早饭,特意向店长周淑云嘱咐道。
“袁伯伯,厨房的面粉还能吃一段时间,您千万别花钱了。”周淑云跟袁宝通说着,几位志愿者也上前“做工作”,“您的心意我们领了,您看这样行不行,等厨房的面粉快用完了您再买”……一群人连劝带“骗”,终于把袁宝通拦住了。
这已不是袁宝通第一次主动为粥屋捐食材了。去年年底的一天,他给粥屋的志愿者买来5公斤香油,想让志愿者把香油分装带回家。正当几位志愿者劝说袁宝通时,周淑云悄悄在微信上给袁宝通转过去100元,然后趁他不注意,把手机“抢”了过去,将自己转过去的钱收了。
“袁大爷,您的心意我们领了。您起早贪黑挣钱不容易,我把香油留下拌咸菜用,买香油的钱我跟您一起分担。”在周淑云的劝说下,袁宝通不得不答应。
记者翻开粥屋厚厚的爱心捐赠记录本,只见爱心人士的捐赠记录数不胜数:10公斤小米、2.5公斤绿豆、4.5公斤香油……
“鸡蛋和馒头都熟了,马上开饭”
特设的“爱心专座”
“叔叔阿姨,你们给我买的衣服和鞋子都很合适,谢谢你们。”近日,琳琳(化名)让周淑云帮她录了这样一段视频,发给帮助她的一对热心夫妇。
琳琳今年9岁,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和奶奶靠低保维持生活。近一年来,每天,琳琳都和奶奶来粥屋吃早饭。
由于每天早上来粥屋吃饭的有六七十人,有时候琳琳和奶奶来得稍微晚些,就没有座了。周淑云怕琳琳上学迟到,便和志愿者商量,为琳琳和奶奶设了两个“专座”。
环卫工人们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没有反对,还纷纷提议:“以后琳琳和奶奶来粥屋吃饭别让她们排队了,孩子上学赶时间”“琳琳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告诉我们,我们能帮点儿是点儿”……几位环卫工人给琳琳买了新衣服、新鞋子,粥屋志愿者给琳琳和奶奶买了鸡蛋,还有一些社会爱心人士托周淑云为琳琳和奶奶送去生活用品……得知琳琳和奶奶的情况后,粥屋的志愿者和环卫工人们纷纷帮助这祖孙俩。
前几天,琳琳来粥屋吃饭时跟周淑云说:“阿姨,我能帮您干些什么?”周淑云笑着对琳琳说:“宝贝儿,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长大后一定要像粥屋的叔叔阿姨们一样,热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小志愿者来帮忙
不肯透露姓名的鸡蛋捐赠者
“请问这个爱心服务站主要开展哪些服务?”2022年的一天,粥屋运行不久,一位老人走进粥屋向周淑云打听。
“这里免费为环卫工人、低保户和贫困残障人员提供早餐,每天来这儿熬粥、蒸馒头的也都是志愿者。”周淑云介绍完情况,老人接过话茬:“我要为粥屋捐鸡蛋,明天我先让人送过来一部分,什么时候鸡蛋快没了,你给我打电话就行。”周淑云再三询问老人姓名,老人却不肯说。
一年后的一天早上,又有一位老人来到粥屋询问情况。“我就是为粥屋捐鸡蛋的人。”老人说,“这两年我一直在外地,粥屋的鸡蛋要是快没有了,你还跟我朋友联系就行。这次回沧州,我过来问问粥屋还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周淑云再三询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说:“我的姓名就不透露了,我只是想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爱心。”
3年多来,这位老人已为粥屋捐赠了3万多个鸡蛋。
“竞争上岗”的志愿者
4月7日5时45分,志愿者张华到粥屋门口时,粥屋的灯还没亮。“今天可算抢上‘第一名’了。”她高兴地默念道。
张华刚进屋不一会儿,志愿者安凤云和王连宗也陆续到了。“明天我再早来一会儿,争取能抢上‘第一名’,你俩别跟我抢啊!”安凤云幽默地说。仨人说笑着,有的熬粥,有的热馒头,有的煮鸡蛋,各自忙碌起来。
为保证粥屋每天6时30分准时开餐,志愿者们“竞争上岗”。
安凤云的婆婆需要人照顾,一到粥屋蒸馒头的日子,她挤时间也过去帮忙。“志愿者们熬粥、蒸馒头忒赶落,我过来能帮点儿是点儿。”安凤云说。
今年72岁的李广和是粥屋志愿者中岁数最大的。自粥屋运行以来,他只请过两天假,就这两天他还让老伴儿来“替班”。
孙延彬和爱人是志愿者中的“夫妻档”,他们几乎一天没落。
3年多来,粥屋共为8万余人次环卫工人、低保户、贫困残障人员提供免费早餐,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9000人次。
“沧州‘好人之城’的美誉并不徒有虚名!”沧州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新华区大运河爱心志愿协会名誉会长王成东感慨,“粥屋虽然在运行中遇到过困难,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加入这个友爱的大家庭,将点滴爱心化作热乎乎的早餐,为‘好人之城’增添了别样温情。希望更多的人接过爱心接力棒,将‘爱心粥屋’承载的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