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通过志愿服务让我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努力。”石家庄市正定县大学生志愿者任子毅说。
寒假期间,石家庄市委社会工作部号召全市大学生志愿者,寒假返乡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传承雷锋精神,践行志愿理念。近期,以“贡献志愿服务回报家乡”为主题,一场由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石家庄各地蓬勃开展。他们身穿红色马甲开展志愿服务,成为街头或各种活动中一道亮丽风景线,用青春力量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交出一份别样的寒假“答卷”。
活学活用 志愿服务展担当
“社区志愿服务经历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一次活学活用的课外教学,更是个人成长和融入社会发展的一次社会实践课。”志愿者宋远怡深有感触地说。寒假期间,桥西区委社会工作部积极组织返乡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也深刻体会到社区工作的温度和意义。
张歆悦是哈尔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同时也是桥西区新石一社区的志愿者。她已连续三年利用寒假返乡期间参与区两会会务服务工作,在引导代表、委员有序进场、材料分发、签到引导等会务保障工作中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同时她还发挥自己所学的社会学专业知识,为与会代表提供贴心周到服务,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
与此同时,许多大学生走进社区,积极参与社区日常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生活注入了青春活力。汇通街道汇祥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迅速融入社区工作中;汇通街道新源社区今年组织了“年货大集入社区,新春惠民零距离”活动;东风街道槐北路社区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做一天网格员”活动,志愿者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医保信息录入工作,耐心地为老人解释补录资料的必要性与流程,遇到听力不佳或表达困难的老人,他们通过纸笔交流、放慢语速等方式,确保沟通顺畅。
深入一线 志愿服务添“年味”
随着寒假到来,大学生陆续返乡,井陉县高校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非遗唱主角的“年味井陉”春节文旅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春节哪里去,井陉过大年”。在井陉团县委的组织引导下,返乡大学生投入到“年味井陉”春节文旅活动的志愿服务中来。从“拉花浪漫迎春来”的现场服务,到“天长假日”系列文化活动的民俗表演,从“科技之春 探索未来”人工智能科普展的科学知识普及到山货大集的送货小分队,100余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在文旅活动中感受家乡的特色风情,为家乡的春节增添了更多青春“年味”。
春节前夕,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情暖井陉 青力青为”和关爱青少年“送温暖”活动,跟随镇、村干部一同走访高龄老人和残障儿童,提供节日采购、卫生清洁、亲情陪伴等帮助。除此之外,在春运服务、防艾普及、自护教育等活动中,也不乏返乡大学生的身影。截至目前,累计有217人次返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600余小时,服务群众上万人次,返乡大学生用志愿服务的热情将温暖传递到全县的各个角落。
寒假期间,井陉县还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以此拓展志愿服务领域,让更多返乡大学生参与解困难、注真情、暖人心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加快建设休养胜地、经济强县、魅力井陉贡献青年志愿服务力量。
文明引导 志愿服务增活力
“这里的灯展很美,志愿者的服务更暖心,让我们感受到了石家庄正定的热情和温暖。”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高兴地说。在春节假期,石家庄正定南城门灯会现场,绚丽多彩的灯光将古城装点得如梦如幻。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他们有的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引导游客有序参观,耐心解答游客关于灯展的各种问题;有的则主动帮助老人和小孩,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服务。
在寒假期间,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到石家庄正定各景点开展志愿服务。在广惠寺、天宁寺、开元寺、隆兴寺和荣国府等景点,大学生志愿者化身文化传播使者,为游客讲解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让游客深入了解正定的历史文化;在图书馆,也频现大学生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帮助整理图书、引导读者借阅,为营造安静有序的阅读环境贡献力量;在影剧院,志愿者帮忙检票、引导观众入座,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保障春节贺岁影片演出和电影放映的顺利进行。
正定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周玉发表示,此次由石家庄市正定县委社会工作部、共青团正定县委联合组织开展的“常山英才爱家乡”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共有368名寒假返乡大学生报名参加到文明旅游等领域的志愿服务,用丰富的知识和满腔热情增添了活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出青春力量。为寒假返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既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又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优势和青春力量,为石家庄市正定县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