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孙一赫)12月10日,河北省2024年“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观摩推进活动在廊坊三河举办,降央卓玛、邱瑞德、姜子龙等文艺名家走进三河开展结对帮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当晚,还举办了河北省2024年“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成果展暨“百姓村晚”展演。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自“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实施以来,廊坊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强基工程” 部署要求,多措并举推动文艺志愿者同基层文艺骨干结对,扎实推进文艺服务与文明实践工作融合,绽放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文艺新活力。
整合资源,凝聚文化传承新力量
“强基工程”实施以来,廊坊市持续聚焦基层文艺骨干、基层文艺社团、文艺志愿服务队伍等重点帮扶对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其他优质资源,针对不同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各样的培训指导活动。
全市270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众多公益场馆成为文艺志愿服务的宽阔舞台,涌现出三河市浩然文化村、中门辛村、西柳河村等一大批基层文明实践与文艺志愿服务结对示范点。其中西柳河屯村建成艺术中心1个,书院12个,名家工作室30余家,引进北京各类文艺人才40余人,一支不走的文艺工作队已经初步成型,每年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上百次,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次。
三河市杨庄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广场舞培训现场。
立足群众,探索文艺服务新风尚
廊坊市紧扣群众需求,贴近基层开展文艺创作。同时,注重吸引群众参与,将文艺志愿服务与群众文化活动相融合,让群众成为活动的主角,开展各类群众性文艺活动1200余场。充分发挥文艺创作成风化人的重要功能,积极探索“点单式”文艺服务新风尚。
文安县依托“强基工程”,积极打造“文明实践大舞台”品牌项目。活动通过把“舞台”和“话筒”交给群众的形式,依托文联、文明办有关资源结合及各乡镇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梨花文化旅游节、“四季村晚”以及“村BA”篮球赛等系列特色活动,不断推动文艺活动接地气、聚人气,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文安县“文明实践大舞台”上的舞蹈表演。
“通过表演节目进行宣传,在全村倡导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引导村民明白事理、孝老爱亲、邻里互助,处处发挥正能量。”文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玲说。
筑巢引凤,引进文艺专家新资源
廊坊市文明办、文联利用双方优势,共同搭建文艺专家服务平台,成立673家文化名人工作室,高质量推进“强基工程”有关活动。先后邀请京津冀名家20余人赴廊授课,参与人数达4万余人次。
广阳区积极引进专家智力资源,积极探索“文艺+志愿”服务新模式,其中“郭宝艳名家工作室”成功入选省“强基工程”文艺志愿服务项目,推动京东大鼓、京剧、快板、双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演艺项目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延伸到基层末梢,让群众在家门口便可感受艺术的魅力。
“这样的展演每周五晚都会举办,我从小就对京东大鼓很感兴趣,现在能在家门口近距离欣赏名家演唱,上专业培训班学习京东大鼓,太开心了。”京东大鼓培训班第四期学员赵阿姨说。
郭宝艳(左一)指导培训班学员们排练京东大鼓节目。
今年以来,廊坊市已累计开展文艺志愿服务项目146个,举办各类展览、培训7000多场,服务群众超50万人次,切实提高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