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项目 志愿新闻 重点项目发布 文明实践 志愿风采 志愿经验 志愿课堂 专题聚焦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河北秦皇岛:天天对“暗号”,“空巢”变“暖巢”

2024-07-08 09:54:13 来源:秦皇岛晚报微信公众号

挂出笑脸,老人一切安好 挂出哭脸,老人需要帮助

天天对“暗号”,“空巢”变“暖巢”

志愿者告诉老人挂起笑脸,他们看到就会放心了。

近期,家住秦皇岛市海港区海建里社区昌德花园小区的88岁独居老人刘志,每天早上拉开窗帘后,就会把一张画着大大笑脸的纸牌子挂到窗前。“忘啥也不能把这事儿忘了。”刘志说,拉窗帘,挂“笑脸”或“哭脸”,是他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约好的“暗号”。挂出“笑脸”,表示他一切安好,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就会放心;挂出“哭脸”,说明他遇有问题需要帮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很快上门。

与老人对“暗号”,是海建里社区养老服务的一个细节。“社区养老服务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会用心去做,从细节处关注老人的需求。也许用对一个小小的点子,就能找到最适合本小区的养老服务方式。”海建里社区党委书记张立云说。

社区已与16位老人对好“暗号”

社区志愿者为老人送去需要急救的标志。

刘志住在昌德花园小区2栋502室,该小区是海港区海建里社区所辖小区。老人平常一个人在家,子女都住得很远,不能经常回来看望。为了更好地照顾像他这样的独居老人,海建里社区工作人员联合社区志愿者与他们定下了“窗帘之约”,双方约定,老人在上午9点前打开窗帘向巡查的志愿者们报平安。后来,社区又为老人们制作了画有表示一切安好的“笑脸”以及表示自己身体不舒服或遇有问题需要帮助的“哭脸”牌子,让他们每天挂到窗户上告知状况。

在海建里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天都要分区包片查看小区的情况。利用这一环节,社区将高龄独居老人“包”给了他们。大家在巡查小区时,一旦发现老人的窗帘没打开或者没挂出“笑脸”,就会立即上门查看。这样的做法既不过多打搅老人生活,还能迅速了解他们的状况,采取行动。

海建里社区下辖7个居民小区,其中较老的小区就有4个,独居老人有120多位。从今年1月中旬开始,社区逐步给超过75岁、子女不在身边、行动不便的老人建档,纳入“暗号”行动和“窗帘之约”。目前,社区已经与16位老人对好“暗号”,并分配了相对应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只要在楼下一望,就知道老人平安与否。”海建里社区党委书记张立云说,制作“笑脸”“哭脸”牌是为了让老人的情况更显眼,一切安好时,老人把“笑脸”朝外,遇上问题,就把“哭脸”冲外。他们还在牌子上写了社区联系电话,如果有突发情况,路过的居民看到也能及时报告社区。

知道自己随时被关注,老人心里踏实

有一次,负责关注刘志情况的志愿者梁谨译在楼下看到老人的窗帘没拉开,急忙跑上楼,听到屋里没动静,她一边敲门一边联系家属,过了好一会儿,刘志才把门打开,原来是他当天起晚了,再加上耳背,才没听到敲门声。虽然虚惊一场,老人却拉着小梁的手,谢了又谢,“我一个人住,但知道自己随时被关注着呢,在这个社区住得踏实。”

前不久,家住海建里社区下辖的长城村4栋的89岁老人冯素华,早晨一起来就感到头晕,她赶紧把“哭脸”牌子挂在了窗户上。十多分钟后,社区工作人员就上门了。“被他们一提醒,才想起忘了吃降压药。他们把水烧上,让我把药吃了,一直在身边陪着我,随时准备送我去医院,过了半个小时,眩晕慢慢缓解了,他们才安心离开。”冯素华说,她没有子女,多年独居,身体一直不太好,社区开展行动时首先就想到了她,“真的很感谢,社区的这个‘暗号’接通的是他们对咱的那颗热心。”

“能人”上门,老人们得到“实在”帮助

除了“窗帘之约”,海建里社区还打造了一支社区“能人空间”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是由社区中的家电维修、理发、保洁、手工达人们组成。这些“能人”也都参加到“暗号”行动中,他们会定期去独居老人家中,发挥特长为,为老人们整理家务、理发、检修家电,让老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社区养老服务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会用心去做,从细节处关注老人的需求。也许用对一个小小的点子,就能找到最适合本小区的养老服务方式。接下来我们还会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动社会力量,为老人们找到最理想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张立云说。


责任编辑:张培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