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项目 志愿新闻 重点项目发布 文明实践 志愿风采 志愿经验 志愿课堂 专题聚焦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你们昂扬向上的样子,真棒!——走近2024年度石家庄市新时代好少年

2024-06-11 09:49:16 来源:河北日报

好少年昂扬向上,正青春逐梦未来。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面对困境坚韧不拔,他们怀揣梦想奋力前行,他们热心公益播撒爱的种子,他们用坚毅、勤奋、信念,涂抹出了青春最美的模样。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新时代好少年。

近日,石家庄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五部门联合开展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活动,一批自立自强、品学兼优、助人为乐的好少年涌现出来。日前,记者走近他们,聆听少年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少年的坚韧:“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热爱科学的李元达。石家庄市文明办供图

初夏的校园里,阳光明媚,树影斑驳。

6月3日上午,石家庄市保利启新小学操场上,四年级八班的霍梓萱和同学们嬉闹着。

在如此欢乐的场景中,你一定想象不到,这个明媚的女孩患有重度听力障碍。

9个月大时,霍梓萱感染了麻疹病毒,发烧和感染导致双耳失聪。此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她陷入一个无声的世界。

植入人工耳蜗的那一年,她不到2岁,当这个世界再次发出声响的时候,小小的梓萱先是一惊,然后扑到妈妈的怀里哭了。

当别的孩子依偎在妈妈怀里时,霍梓萱每天都要到康复学校训练。语言康复训练是枯燥和艰难的。风雨无阻换来了听力重建,此后她进入校园。

为克服语言清晰度问题,她报名学习播音与主持,抓住一切机会参加朗诵活动。与健康的孩子相比,她付出了加倍的努力。

2022年春天,她第一次登上了河北省魅力之星语言艺术大会的舞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清脆的声音响彻整个赛场。那一刻,妈妈骄傲地哭了,梓萱幸福地笑了。

面对困境,少年以自己的坚韧不拔,唱响了一首昂扬向上的青春之歌。

生活中,霍梓萱经常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贫困听障儿童筹集善款的现场,常能见到她的身影;在石家庄康复学校中,她主动和听障儿童聊天、鼓劲,让他们重拾信心,积极康复。

这些年,在霍梓萱的带动下,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公益活动中。他们一起为贫困听障儿童筹集善款、分发爱心物资,用自己的力量传递着爱与温暖。

面对困难不退却,去挑战,是勇敢少年们做出的选择。

在行唐县实验中学里,有一位少年和霍梓萱一样出色,他是七年级二班的康峻豪。

小学二年级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改变了康峻豪的生活。原本活泼健康的他,出现了左侧肢体偏瘫,无法站立行走,只能整日坐在轮椅上。

但康峻豪没有向困难低头。左手不能动,他就用下巴、肘部协助右手完成书写;他善思好问,喜爱阅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成为全校学生的榜样。

“虽然身体残疾,但也要快乐生活,做好自己。”康峻豪说,努力学习,积极生活,不断提升能力,为的是将来更好地回报父母、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这些少年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少年的信念:心怀梦想,夺目绽放

在2023年河北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中,米昶好收获了多块奖牌。石家庄市文明办供图

起跳、翻转、入水——2014年出生的米昶好做起这一串动作,毫无迟滞,行云流水。

怀着为国争光的梦想,2020年9月,米昶好通过选拔进入石家庄市游泳队。2021年4月1日,她进入石家庄市跳水队,开始专项学习跳水。

当同龄孩子享受周末快乐时光的时候,她在刻苦训练;当同龄孩子依偎在父母怀里撒娇笑闹的时候,她在刻苦训练……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无论寒冬还是酷暑,训练场上总能看到她小小的身影。

从1米板到10米台,从前空翻到后空翻,从103C到5231D,在教练严格督促和指导下,米昶好迅速地成长。

刻苦训练,不断挑战,养成了米昶好勇于征服困难的强大“心脏”,同时也让她收获了优异的成绩:2022年河北省青少年跳水冠军赛,获得1金4银1铜;2023年河北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获得6金2银;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获得2金5银……

成绩是不断超越的最好证明,也是对勇敢挑战者的最好回馈。小小少年站在竞技场上,用坚毅绽放光芒。

对于少年们而言,竞技的领域是广阔的。

槐北路小学六年级一班的李元达从小就喜欢齿轮、活塞等和机械有关的东西。

从上幼儿园起,他最喜欢的地方是自行车修理摊、汽车修理厂。家人没有时间带他,就把他放在熟人的汽修厂,他能专注地观察几个小时。很小的时候,他就能将自己的小汽车玩具进行拆装。

长大后,李元达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更深厚了。课余时间,他常去书店、图书馆购买、借阅相关书籍,《新能源汽车的安装说明》《涡扇发动机原理》《汽车技术词典》……这些纯技术理论书籍,早已成了他的床头书。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少年在兴趣的驱动下,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三年级时,在第二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他制作的“水陆两用警示救援车”获得了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颁发的金奖。

五年级时,他发明了“家庭太阳能绿色采暖供电系统”。2023年,这件作品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得了“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银奖。

如今的李元达已经是一名科技小达人,立下志向:“长大以后要做一个发明家,让我们的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不再受制于人。”

少年的奉献:微光成炬,送出爱和温暖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郝鹏飞。石家庄市文明办供图

“小家伙人不大,真是好样的!”在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有一位人们津津乐道的好少年,名叫郝鹏飞。

他是家里的小“顶梁柱”。年近90岁的奶奶腿上长了骨刺,他帮着奶奶端水、洗脚、按摩,为奶奶剪指甲。他一有空就给奶奶讲故事、教奶奶认字。有好吃的,他惦记着让奶奶第一个品尝。他还用自己的压岁钱给奶奶买血糖仪,让奶奶注意健康。

他是文明“小使者”。积极参与环保,步行6公里清理太平河河滩垃圾;跟志愿团队到井陉县红河槽村开展志愿活动;到行唐县福利院参与“春芽暖心”活动,购买食品和课外书送给福利院的孩子们……这些年,他参加过的公益活动多达上百次。

今年2月22日,石家庄突降大雪,路面湿滑。郝鹏飞和母亲在社区参加社区活动后,刚出小区,就发现一位老人躺在冰冷的雪地上,旁边散落着塑料袋里掉出来的蔬菜,雪地上还有血迹。

郝鹏飞和母亲见状,打着趔趄一路小跑过去。“妈妈,快打120!”郝鹏飞提醒母亲,用手护住老人的伤口,还提醒母亲摘下帽子戴在老人头上……一周后,老人康复出院,郝鹏飞收到了老人送到学校的感谢信。信里说,“在郝鹏飞同学身上,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传承……”

榜样是一面镜子,更是一种力量。少年们学雷锋、做雷锋,以自己的行动弘扬雷锋精神。

同郝鹏飞一样,石家庄市长安东路小学五年级二班的曹靖琦,也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曹靖琦从5岁起便与妈妈一同投身各类公益活动。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她都会跟着妈妈一起去社区和养老院,探望独居高龄老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祝福。

作为一名“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的参与者,她耐心教授智力障碍残疾人制作传统美食,为他们拓印新年画、亲笔写春联,奉献一份爱和温暖。

2023年1月的一天,曹靖琦与妈妈一同去了灵寿县、行唐县的散居孤儿家里,为他们送去御寒棉衣、棉被和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

新时代的好少年们,在公益的路上,尽自己的力量,不断发光发热。

责任编辑:张培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