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宁晋县举行婚俗文化主题公园揭牌暨集体颁证仪式。
用新能源公交车替代豪华车队,低碳环保;举办集体婚礼,仪式感满满;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明确喜事新办、简办……“低彩礼”“极简婚礼”等开始流行,悄然引领婚俗新风尚。
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行婚俗改革,引导破除婚嫁陋习,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简约适度的婚俗新风新貌。
■ 创意新颖,倡树文明婚俗
“欢迎乘坐520路幸福公交……”日前,两辆装饰一新、充满喜庆的新能源公交车亮相景县县城。“吾家有喜,百年好合,永结同心,我们结婚啦!”车体上的标语和两位新人的写真照片,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车厢内装饰着大红喜字、心形挂饰、漂亮拉花,充满喜庆和浪漫。00后新人郭俊和刘冬月身着婚服,在亲朋好友陪伴下,一路欢歌笑语,朝着新家出发。
“用公交车替代豪华车队,创意十足又简约热闹,对我们来说更有纪念意义。”新郎郭俊表示,“爱情不能用铺张场面、高价彩礼来‘称重’,年轻人更应带头倡导节俭新风尚。”
近年来,随着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新人不再追求排场和形式,而是选择举办有创意又简朴的婚礼,既节省开支,也赋予婚姻别样的意义。
这是一场充满“中式”浪漫的婚礼——5月16日,2024年临漳县首届集体婚礼举行,现场喜气洋洋。
20对新人穿着中式礼服,手持大红绸,在亲友和嘉宾的注目中,逐一完成了沃盥礼、夫妻对拜、同牢合卺等传统婚礼仪式,携手开启幸福婚姻旅程。
连日来,各地举办集体颁证仪式、集体婚礼,成为我省探索婚俗改革、倡树文明新风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一些地方存在高价彩礼、攀比炫富等现象,导致许多适婚青年及其父母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2021年,沧州河间市、邯郸肥乡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国家婚俗改革实验区,率先启动试点探索。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借势发力,先后确定62个省、市、县级婚俗改革实验区,积极探索婚嫁领域移风易俗方法路径。
河间市把遏制高额彩礼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抓手和突破口,强化制度约束,树立典型标杆,推动婚俗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自被纳入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来,全市共办理新婚登记1万余对,其中低价彩礼占比85%左右。
连续6年该市举行“5·20”低彩礼集体婚礼,参加的新人逐年增多。
婚俗改革的推进,让宴请、彩礼等支出明显减少,简单而温馨的婚礼传递了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许。
仪式结束后,12对新人在移风易俗签名墙签名,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文明新风理念。
■ 村规民约,“约”出节俭新风
“无论谁家办喜事,喜宴都限定在20桌以内。积极配合的,给予奖励补贴。”武安市西土山镇东马庄村党支部书记野永涛说,从今年开始,这样的内容写入了村规民约中。
为有效杜绝婚事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今年年初,东马庄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明确禁止大操大办酒席行为,提倡清新简约,对婚宴规模、烟酒档次等作出具体约定。村里还建了一座设备完善的宴会大厅,为村民举行婚礼提供宽敞舒适的场所。
近年来,邯郸各县(市、区)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婚俗文化广场、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治理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倡树婚事新办、喜事俭办的文明风尚。
移风易俗,必须革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
“红事上,取消前请后谢,取消歌舞,婚礼车队控制在轿车8辆以下,其他车辆一律为客车……”从2019年起,献县南河头乡东樊屯村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写进了村规民约,同时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推进移风易俗,有效抑制了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
东樊屯村党支部书记樊路杰介绍:“村民们按标准办事,省时省力又省钱。”
近年来,全省各地陆续出台规范党员干部办理婚礼活动制度,修订村规民约,发出婚事从简倡议,引导广大群众守新规、树新风。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切实发挥作用,从严限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有效降低结婚成本。
推广“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规民约+文明积分”工作模式,近年来,邯郸市峰峰矿区各村镇将婚事新办简办、鼓励“零彩礼、低彩礼”等内容纳入其中,有效实现婚嫁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厉行节约常态化。与此同时,探索实施文明积分制,将“践行婚事新办、低价彩礼”列为文明积分首项内容,每月开展道德评议活动,重点向践行“零彩礼、低彩礼”家庭和青年倾斜,结合文明积分,推荐评选“身边好人”“三好一佳”“文明家庭”等道德榜样。
■ 持续推进,传播正确婚姻家庭观
不久前,在巨鹿县红娘协会活动中心,通过两名红娘的牵线,两名青年男女有机会见面交流,互生好感后加了对方微信。
近年来,巨鹿县以公益红娘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培树了一支公益红娘队伍,在牵红线的同时倡导文明婚俗,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
目前,全县共有公益红娘107人,服务覆盖全县10个乡镇291个村庄(社区)。在公益红娘的帮助下,已有1800多对青年喜结连理。
2023年1月,省民政厅联合省文明办等十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行婚俗改革工作的意见》,就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育婚俗新风新貌工作作出部署。各地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建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平台和婚恋交友平台,倡导推广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
“我希望我的另一半踏实勤奋,能带来更多安全感……”近日,在定兴县黄金台广场,“我们有个幸福的家”大型公益相亲活动现场气氛活跃,青年男女们踊跃走上舞台进行自我介绍并分享择偶观。
活动现场,主办方设置了初相识、渐相知、情投缘、共相伴、再相会等多个环节,通过暖场破冰、绣球招亲、自由交流、现场牵线等游戏,为现场青年男女营造出轻松浪漫的交友氛围。
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嫁新风,近年来,定兴县在“五一”“七夕”等时间节点,组织公益相亲、青年联谊会等活动,公开彩礼标准,现场牵线搭桥,将婚风新俗融入活动各个环节,真正“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落细落地。
各地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围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主题,广泛开展宣传,让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邱县发挥漫画之乡的优势,征集创作主题漫画30余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将漫画制作成图板、宣传册进行宣传;滦平县开展文明实践宣讲活动,邀请县法院法官为群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