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项目 志愿新闻 重点项目发布 文明实践 志愿风采 志愿经验 志愿课堂 专题聚焦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承德高质量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2023-08-31 17:36:21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8月29日,记者从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共建文明承德”首场发布会上了解到,自2011年承德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已经连续四届保持提名资格。多年来,承德市委、市政府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承德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工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工程”、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和最美城市形象的“品牌工程”,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全民全员全域创建,推动城乡面貌、基础设施到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再到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均实现了从“面子”到“里子”的较大提升。

承德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为民利民惠民的本质要求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


创建体制机制健全高效。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成立创城指挥部,每年围绕聚焦关键短板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靶向性”工作方案,逐步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探索形成了“组织领导、考评督查、表彰奖励、投入保障”四项精神文明建设保障机制,出台《承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年度考核办法》,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承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有章可循、德法并进。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高速路网更加“四通八达”,高铁、机场相继投用。全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54个,完成裕华路市场改造升级、新建蓝岛便民市场,建设“口袋公园”101个,新改建公交候车亭119个、公厕120座。


社会公共秩序更加规范。针对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飞线治理、集贸市场、流动摊贩、交通秩序、环境卫生、不文明养犬、小广告等突出问题,在全市持续开展十五项治理提升行动,努力提升城市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水平。大力实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优质服务等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窗口单位深化文明行业创建推动文明优质服务质效提升,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不断引领社会新风尚。


志愿服务蓬勃发展蔚然成风。全市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县市区创新形式载体,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目前注册志愿服务组织3414支、注册志愿者人数达49.83万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坚持每年一个主题,推动“志愿服务全民参与”“文明承德·志愿有我”等主题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2020年以来,组织市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承部队与社区农村结对帮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开展理论宣讲、环境治理、文体活动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努力打造务实为民服务新平台。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提升。2020年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称号。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塞罕坝精神”进校园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文明礼让我先行”“文明餐桌我做起”“不文明行为我劝阻”等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搭建关爱和保护未成人健康成长的工作平台。


下一步,承德将立足便民利民精细化、惠民为民常态化,扎实开展好“优化营商环境、共建文明承德”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


发动全民参与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围绕提质提效文明服务、打造信用承德品牌、美好家园共建共享、文明风尚全民参与、群众文艺大众健身、文明风采礼仪故事等六方面内容,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扎实推进窗口服务单位提质提效,文明执法常态长效,诚信缺失专项治理。开展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养犬,文明街巷、楼道、小区创建及“文明我积赞”“文明随手拍”等23项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好最美警察、最美环卫工人、最美出租车司机、最美公交驾驶员等20类文明典型评选活动,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公共环境秩序,在推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坚持为民利民惠民持续推进创城实事落实。继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空中飞线治理、农贸市场提升、改善环境卫生、优化公共秩序、文明优质服务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工程推进力度,同时作为旅游城市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全市各行各业执法队伍建设,对各级执法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全面普及文明执法理念,不断加强对文明执法、停车秩序、交通秩序、农贸市场、不文明养犬、城市小广告等重点难点问题的规范治理,全力创建既干净整洁、服务优质、文明有序、和谐宜居,又有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城市,切实让广大市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责任编辑:张培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