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项目 志愿新闻 重点项目发布 文明实践 志愿风采 志愿经验 志愿课堂 专题聚焦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祝贺!河北7人(组)荣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2023-06-25 11:47:43 来源:中国文明网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6月21日,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南省洛阳市举办。这个季度的“中国好人榜”,河北省共有7人(组)上榜。

他们分别是:

传递党的声音不停歇的八旬退休教师李进臣

化身“蜘蛛侠”徒手爬5层楼救幼童的英勇小伙胡鹏松

大火中救出一家4口的智勇双全“叉车哥”赵晓辉

坚守承诺 8年守护陪伴亡友母亲显大爱的“信义姐妹”禹夏

扎根田间地头30余载 推广林技助乡村振兴的耿新杰

13年如一日 驻守高峰护林防火守护绿色事业的“夫妻护绿人”戎喜民、施树芳

照顾瘫痪在床小叔子30年的七旬好嫂子卢庆云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李进臣:八旬退休教师传递党的声音不停歇

李进臣,男,1941年7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中学退休教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始终坚持站在讲台上送出一批又一批的有志学子。退休回村后,他义务给党员们上党课、传递党的声音。李进臣曾荣获“河北好人”等荣誉。

老教师坚守育人“老本行”

骑一辆旧自行车,背一个早已辨不清颜色的提包,李进臣的生活是出了名的简朴。他身材不高,但说起话来掷地有声,看上去精气神远比同龄人足。用他自己的话说,健康秘诀就在于他平时最喜欢做的三件事:学习党的理论、传递党的声音、锻炼身体。

读书期间,李进臣学习成绩优异,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1960年,李进臣终于梦想成真,入职先贤中学担任政治老师,开始57年的执教生涯。

李进臣经常说:“作为老师,你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为了让自己有“无数桶水”,他每天坚持收听收看新闻联播,及时了解国内国际时事新闻;购买大量有关书籍进行学习;为了提高讲课质量,他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因为优异的教学成绩,李进臣曾连续26年担任高三政治课老师,多年任邢台市政治优质课评委。在李进臣所教过的学生中,有的走上党政机关工作岗位,也有人像他一样走上了教书育人之路。每逢节假日,以前教过的学生来看他,他更是谆谆教诲,要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不平凡的业绩。

老党员扮演宣讲“新角色”

2017年,告别学校讲台回村的李进臣,总想着发挥余热为社会力所能及地做点什么。村民们不管有啥事儿,只要找到李进臣,他总是爽快答应、从不推脱。后来,他加入了南石门镇“五老”宣讲团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每逢村里大会、小会或是看到有群众聚在一起的时候,他都要不失时机地讲上一堂又一堂“接地气”的党课,时时不忘传递党的声音。他说:“我最喜欢的就是给村里党员们讲讲党的最新会议精神、说说党史故事。”

“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享受到不少实惠,我得尽自己微薄力量,让党的好声音传到更多百姓中间。”在李进臣看来,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是必不可少的,怎样能让大家伙听得进去、能受益同样关键。

为了讲好每次党课,李进臣几乎每天都到村委会办公室,拿出最新的报纸来研究,认真记录笔记,熟知党的最新理论政策;走在街头巷尾,遇到街坊邻里,他又停下来搞“调研”,了解百姓关心的事、盼望的事、或是烦恼的事,有时候聊起尽兴的话题就忘记吃饭时间;回到家中,他认真整理“调研”收获的“一手”资料,再查找相关的理论政策;走上党课讲台,他又把积累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发挥得淋漓尽致……

“李进臣讲课大家伙喜欢听,能听懂,用百姓身边的故事讲出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大道理,俺们欢迎。”作为李进臣的忠实“学生”,南先贤村的村民总是说:“台下的‘学生’听得认真,老师讲得带劲,关键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感觉每次党课都意犹未尽。”

李进臣经常说,“以前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愿望。现在的我,更多的是想让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形势政策及时准确有效地传达到基层,扎根在党员群众心中”。

胡鹏松:英勇小伙化身“蜘蛛侠”徒手爬5层楼救幼童

胡鹏松,男,1993年12月生,保定蒙牛饮料有限责任公司运营二处配料工。2022年7月6日,望都县紫光竹阁小区内一名3岁男孩的头卡在5楼防盗网中,命悬一线。危急时刻,胡鹏松在没有任何高空作业经验和防护设备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徒手爬上5楼,单手托举孩子,成功完成施救。胡鹏松曾荣获“河北好人”等荣誉。

挺身而出 英勇救人显本色

2022年7月6日早上9时许,胡鹏松听到小区里一阵吵闹,他打开自家6楼的窗户,看到同单元5楼的窗户外“挂”着一个小男孩,头被卡在10余厘米宽的防盗窗外,四肢悬空、哭闹挣扎,小男孩全身上下无处着力,脸涨得通红,摇摇欲坠,楼下聚集起来的邻居焦急地大声呼救。危急时刻,胡鹏松拉开房门,三蹦两跳来到5楼,看到男孩的母亲正拿着钥匙慌乱开锁,但防盗门被反锁无法打开。胡鹏松试图从男孩对门邻居家的窗户进行施救,发现邻居家无人。刻不容缓,胡鹏松再次回到家,尝试从6楼爬到5楼,但未成功,连续的施救失败并没有动摇胡鹏松救孩子的决心。他立刻来到1楼,嗖地一下蹿上1楼的窗台,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攀上防盗网,手脚并用爬到了5楼窗户下,他小心翼翼地站起来,一手抓着防盗网,一手用力托举住被卡男童,不断用语言安慰着小男孩,安全地将他送入屋内,并关好窗户。孩子获救了,楼下的邻居们松了口气,胡鹏松又原路返回到家中。

春风化雨 嘉德善行润古城

危急关头,胡鹏松不顾安危攀爬防盗网救人,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大家。当天下午,他的事迹就在多家媒体广泛传播,望都县业主群、朋友圈也满是胡鹏松英勇救人的身影,“飞檐走壁”的蜘蛛人胡鹏松成了尧母故里学习称赞的楷模。在他一跃而起的那一刻,他忘记了自己也是年迈父母的儿子、是年幼孩子的爸爸。他以奋不顾身、果断施救的善行义举践行着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赵晓辉:智勇双全“叉车哥”大火中救出一家4口

赵晓辉,男,1985年6月生,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个体企业经营者。2022年8月22日深夜,枣强县建设北路一商铺突发火灾,火势十分凶猛,店主一家4口被困商铺二楼。赵晓辉急中生智,开着自家厂子里的叉车,在周围居民的帮助下,将被困者全部救出。赵晓辉曾荣获“河北好人”等荣誉。

临危不乱 启动叉车火场救人

2022年8月22日晚11时左右,正是赵晓辉和妻子明瑞准备休息的时间。他突然听到屋外有类似气体燃爆的“嘭嘭”响声,当即和妻子一起出门查看情况,发现对面二楼向外冒着黑烟,起火的商铺距离他家的燃气配件厂仅20米远,他和妻子赶过去时,该商铺一楼已经完全起火,火势十分凶猛,现场浓烟滚滚,店主夫妇及两个孩子被困在了二楼。

危急时刻,赵晓辉想起自己厂子里的叉车,当即迅速跑回自家厂里,启动叉车迅速赶回火场。“我的叉车刚到商铺,就有人跳到了货叉上,我急忙把货叉升起来,抬至二楼窗口位置。店主夫妇先是把被困的小女孩儿从窗户递出来,货叉上的人把孩子接过来,我把货叉降下来,他将孩子安安稳稳地送到地面上,交给其他人照看,我们再继续接被困的人……”赵晓辉说,整个救援过程,大家配合十分默契,也就用了一分钟,被困的4个人都救了下来。这时,当地消防员也赶到现场,随后将火扑灭。

凡人善举 传递社会正能量

赵晓辉开叉车冒险救人的画面被周围群众拍摄下来,在短视频平台进行发布后,冲上了“热搜”,广大网友纷纷为他机智勇敢、见义勇为的行为点赞。“听视频里有人喊,‘火快烧到电线了’,就知道当时的情形有多么凶险。为英勇救人的老板点赞,好样的!”“水火无情,邻里有爱,救人者当得起‘烈火英雄’!”

不仅是他,危急时刻,邻居们都伸出了援手,都帮着想办法救人,这瞬间的动作、本能的行为发自内心。他们从人群中而来,救人后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这是善举,也是爱的本能。

“叉车哥”赵晓辉救人的报道引发媒体关注,多次报道感动了无数读者和网友。从赵晓辉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英勇、无私和善良,他也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影响和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向上向善。

禹夏:“信义姐妹”坚守承诺 8年守护陪伴亡友母亲显大爱

禹夏,女,1983年5月生,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院病案室科员。2014年,禹夏好友张岩因病去世,临终前希望禹夏能够帮助照顾其年迈多病的父母,禹夏一口答应,要像亲生女儿一样陪伴张岩父母度过晚年时光。禹夏荣获 “河北好人”等荣誉。

一句承诺 让温暖照进失独家庭

2013年,禹夏好友张岩患肺癌骨转移,禹夏经常陪伴左右,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为张岩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联系知名专家进行救治。2014年,张岩离世,临终前希望禹夏能够帮助照顾自己的父母,让两位老人尽快从失独的痛苦中走出来。禹夏一口答应:张岩虽然离开了,但张岩的父母从此就有了第二个女儿,她绝不会让两位老人在悲伤寂寞中度过晚年。此后,禹夏经常去看望张岩的父母,帮助老人购买日常用品和常用药,陪他们聊天遛弯,帮他们缴纳水、电、暖、有线电视等费用,为他们购买鲜花、蛋糕庆祝生日,让这个经历短暂凄冷的家庭重新恢复了生机。因为照顾张岩父母,禹夏错过了不少陪伴家人的时光,但家人给予了她最大的理解,和她一起照顾两位老人,鼎力支持她把对好友的这份承诺践行到底。

久病床前 用亲情书写人间大爱

2018年初,张岩的母亲被确诊为卵巢癌,不久张岩的父亲又因疾病阖然离世。这更加坚定了禹夏要把张岩母亲视若己母的信念。在帮助处理完张岩父亲的后事之后,她第一时间联系医院、病床,反复和主治医生沟通最好的治疗方案。手术前后,她衣不解带地在病床前照顾。出院之后,按照医嘱需进行长时间的化疗。但化疗指定药物在衡水非常难买,禹夏就多次驾车往返石家庄购买。老人年龄大,抵抗力弱,化疗反应非常强烈,经常呕吐,还有便秘的老毛病。禹夏不嫌脏,不嫌累,亲自动手为老人清理卫生,还虚心向同事学习了灌肠通便技术。为了让老人能够尽快恢复健康,禹夏向中医同事虚心请教食疗方法,给老人蒸南瓜、做火龙果奶昔帮助调理身体。她还向骨科、康复科的同事学习按摩理疗技术,经常为老人按摩全身,对胳膊、腿等疼痛部位进行热敷,减轻老人的痛苦。

疫情期间 以担当诠释逆光而行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张岩的母亲突然感冒,面对可能感染的危险,禹夏把家人安顿好,带好防护器材,毅然决然地搬到老人身边进行陪护。为避免老人外出带来的交叉感染,禹夏通过视频方式请医生对老人进行诊断,并请护士登门为老人进行输液治疗,直到老人顺利康复才回家自行隔离。

自2018年张岩母亲确诊卵巢癌后,历经手术后八个疗程的化疗,虽然中间又出现向纵膈转移的症状,但在禹夏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医院的精心治疗下,张母的病已经治疗痊愈,创造了高龄老人癌症转移治疗康复的奇迹。老人能够坚持配合治疗,她的力量源泉就来自禹夏这位没有血缘的“闺女”,每逢亲戚朋友来串门看望,她都会激动地流着泪说:“禹夏这孩子,比我亲闺女对我还好!”

耿新杰:扎根田间地头30余载 推广林技助乡村振兴

耿新杰,男,1964年8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邢台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自1986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耿新杰37年一直深入在林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林果技术推广工作。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无论西部太行山区,还是东部黑龙港流域,每一片果园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耿新杰曾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全国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河北好人”等荣誉。

扎扎实实搞服务 一心一意富百姓

作为一名林业技术人员,耿新杰把办公室设在农民的田间地头,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积累的实践经验,开展果树管理技术培训服务。信都区火石岗村种植的苹果树,因缺乏管理技术,产量低、品质差,群众想把树刨掉。当部分群众找到他后,他立即赶到果园,帮群众分析苹果树保留的价值,并和群众达成协议,他包技术,群众抓落实,当年看效益。一年中他先后22次到该村传授苹果管理技术,当年果品产量由亩产3000斤增加到5000斤,每亩比上年纯增收2200元。苹果树留下来了,果农满意了,广大果农激动地说:“你是我们果树的救星、致富的财神”。

耿新杰每年在基层一线的时间超过200天,要走上百个果园,为果农义务传授林果管理技术,一年四季无论多忙,他从没有耽误过一次给农民的技术培训,白天没时间就晚上去。每年的三四月份,是他最忙的时候,每月有10多天晚上是在给果农的培训中度过的。

搞好咨询与宣传 废寝忘食解民难

为满足群众对果树管理技术的需求,耿新杰想果农所想、帮果农所需,踊跃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利用当地广播电视台节目、科技咨询热线、公布自己电话等方式,义务解答果农咨询。2019年春季,他帮扶的企业杏、桃等果树出现死亡现象,该公司管理人员上午10点和他联系时他正在山区给果农搞培训,培训完后他马不停蹄赶到果园,每块地、每棵树检查发病情况,等他查明原因,制定出防治方案时,已是晚上9点钟,可到这时他连中午饭还没有吃。

耿新杰这样为果农服务,都是义务的。有一次,他在沙河给群众讲解板栗夏季管理技术,从上午10点一直讲到下午3点,这是夏季中最热的时间。一位记者正好从此路过,当了解到他在给农民义务培训,且没有吃中午饭时,简直不敢相信,非常感动。记者回去后就专门报道了他为农民义务服务的事迹。

创新模式搞服务 换来果香花满园

突发的新冠疫情,给果树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不耽误果树生产,耿新杰创新服务方法,改果园现场指导、集中培训为网络传播方式,在当地媒体“农林大讲堂”、直播间等,在线解答群众在林果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根据果树管理技术要求,整理出不同树种管理技术要点,发到相关网站、微信群,有效促进了果树管理技术的快速传播。仅2022年春季,他通过电视、媒体、微信、快手、抖音等多种形式培训果农22000多人次,解答技术咨询760多个,接听热线电话280余次,帮助解决技术问题940多个。

同时,耿新杰积极培育和领办农业合作化组织,义务为邢台县果品技术协会提供技术支持,生产的苹果和板栗,先后荣获河北省农交会“果王”称号,被确定为河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他支持沙河市禅房乡种植大户,成立栗丰板栗合作社,引进板栗优良品种5个,在太行山区示范推广23万亩,年增效益8600万元;协助河北新惠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起了绿化苗木培育基地,引进优良新品种3个,开展造型苗培育;注册了沙河市“大台”和信都区“石岗”苹果商标,并建立起了苹果生产基地。

戎喜民、施树芳:“夫妻护绿人”13年如一日 驻守高峰护林防火守护绿色事业

戎喜民,男,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驼梁风景区护林员;施树芳,女,1974年8月生,云顶管理科副科长。二人系夫妻关系,共同在海拔2108米的高峰上,将自己的青春汗水洒在了驼梁森林防火、守护绿色的事业上。戎喜民、施树芳曾荣获“河北好人”等荣誉。

抛家舍业 只为一份责任

驼梁云顶一直处于晋冀两省四县交界地段,周边关系复杂,管理混乱,导致核心保护区植被破坏严重,狩猎现象时有发生。为彻底改变驼梁云顶的脏乱差现象,再现草原的原始风貌。2009年,30多岁的戎喜民接受重任,与妻子施树芳自带生活用品毅然登上了海拔2000多米的云顶草原,安营扎寨。当时他们的大儿子11岁,小儿子才6岁,老家还有年迈的父母。两口子都无暇照顾,默默坚守“驼峰”14载,一心扑在事业上。

14年来,戎喜民夫妇在驼梁自然保护区云顶片区共同负责动植物保护、护林防火、环卫清理、维护设施等工作,每天顶风冒雨、早出晚归,巡逻看护,移植草坪……从未止步。该片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盗采狩猎案件,也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和安全事故。如今的云顶草原花团锦簇,绿草茵茵,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都有他们的功劳。“我是驼梁人,这里就是我的家。这么多年的工作让我们对驼梁景区、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满了感情。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和妻子会一直坚守下去。”戎喜民说。

为守护好绿色 再苦心也甜

驼梁风景区每年10月份便开始降雪封山,直到来年5月冰雪才开始消融。山上条件艰苦,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每隔20天左右,戎喜民就要下山背一次生活补给,往返一趟徒步20多公里。有一年冬天,戎喜民和妻子一同来到山下,想多背一些补给,但风雪实在太大了,最终只背了两棵白菜上山。夫妻二人走得十分艰难,风在耳边呼啸,戎喜民拄着木杖在前探路,妻子默默跟在后面,积雪没过两人大腿根儿,夫妻二人足足走了5个半小时。

面对困难,戎喜民从未退缩,全长10公里的巡视路线,平均海拔2100多米的山梁之上,每次巡护戎喜民都要步行4个小时左右,尽管如此,他每天坚持两次巡护,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踩在冰雪之上巡山护林的,数不清摔过多少跟头,身上划出多少道口子。2019年春天,戎喜民巡护中发现并及时上报了驼梁东北方向临县的火情,避免了山火蔓延。

冬春季节,风干物燥,正处于草原森林防火期,此时的戎喜民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黑红的脸膛神色凝重,目光如炬,注视着每一位来客,憨厚的戎喜民活脱脱成了驼梁山顶的一尊“山神”。只要有人上山,不管是徒步穿越者,还是当地百姓,他都毫不留情,没收火种,及时劝阻并全程护送返回,避免隐患发生。

目前,戎喜民夫妇依旧默默驻扎在驼梁云顶,昼夜守护着这片美丽的云顶草原。

卢庆云:七旬好嫂子照顾瘫痪在床小叔子30年

卢庆云,女,1951年3月生,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大官厅乡赵官村村民。结婚后,卢庆云一直悉心照料生病的公婆,直到老人们去世。公公去世前,她向公公承诺会照顾身患残疾的小叔子。小叔子瘫痪在床,她信守承诺,担起照顾小叔子的任务,30多年如一日,照顾小叔子一日三餐,按时端到床上。卢庆云曾荣获“河北好人”等荣誉。

挑起重担 至亲至上

1978年10月,卢庆云嫁到了一个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家庭。家里兄弟三人,丈夫排行老二,三弟因腿部残疾行动不便。按照农村习惯,结婚后兄弟要分家单过,分家后夫妻俩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卢庆云和丈夫只能借住在别人家闲置的房子里。

结婚后不久,卢庆云刚刚怀孕,婆婆被确诊为食道癌晚期,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就回到家中静养。为了让婆婆能够更好地养病,卢庆云不顾自己怀有身孕,起早贪黑地照顾,变着法地给婆婆做她喜欢吃的饭菜,还要照顾腿部残疾的公公和小叔子。

1979年8月,卢庆云生下一个男孩,孩子刚满月,婆婆就去世了。那时腿部残疾的公公瘫痪在床,卢庆云精心照顾,一日三餐,给公公和小叔子端到床上,同时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非常辛劳。在卢庆云的细心照料下,公公的身体维持得很好。1987年夏季的一天,瘫痪在床多年的公公,意识到自己可能随时会撒手人寰,把卢庆云夫妻俩叫到跟前问:“我去世后,老三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以后的生活?”卢庆云当即答应公公,以后他们会照顾好小叔子。

坚守承诺 矢志不渝

承诺就是责任,卢庆云始终无怨无悔,在她内心深处有一个信念,就是必须照顾好小叔子的生活,要对得起去世的公公婆婆,更要传承良好的家风、美德。就这样,一句承诺,一生坚守。卢庆云照顾小叔子饮食起居,省吃俭用为小叔子屋内安装空调,邻居们也常来小叔子屋里坐坐,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小叔子曾经对卢庆云夫妻俩说:“二哥、二嫂,要是没有你们我恐怕早就死了。”

卢庆云几十年如一日,赡养公婆、照顾小叔子,她孝老爱亲的故事在村里乡里传扬,受到人们称赞,并深深地影响、教育了自己的子女,她的儿子也积极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向社会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

责任编辑:张培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