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项目 志愿新闻 重点项目发布 文明实践 志愿风采 志愿经验 志愿课堂 专题聚焦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邯郸市丛台区:让文明实践延伸到群众身边

2022-05-27 15:04:28 来源:邯郸文明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4月初邯郸市新冠疫情防控以来,丛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引导组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志愿者,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从东门外社区的“爱心存折”志愿服务队到窦庄社区的“白发红帽志愿服务队”,再到南吕固乡的“爱心课堂”……广大志愿者活跃在抗击疫情一线,有的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有的帮助居民购买药品、蔬菜,有的在卡点查询出入人员信息,他们积极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为推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丛台区采取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创新载体等形式,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以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基础单元,依托基层原有阵地设施,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建成街镇文明实践所16个、文明实践站181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创新成立“丛台区志汇志愿服务组织孵化中心”,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200余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累计3200余场次,惠及辖区群众60余万人。在筑牢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理论宣讲走深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们的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等也有了较大提高,这些变化都切身看得见、感受得到。”3月的一个周末,矿建社区书记霍艳正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辖区群众宣讲着党的十九大精神。

2021年以来,丛台区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深化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理论宣讲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鼓励群众自己讲,组建在基层成长的“土专家”、群众身边典型和乡贤等人员参与的宣讲活动,用身边的典型事例、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从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到文化旅游、安全生产、金融服务等不同侧面进行宣传解读360余场次,不断提升理论宣讲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致好评。

线上线下搭建平台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是好,不用出家门,在小区就能听专家讲授卫生健康知识,还有现场义诊活动,我得把今天听的知识讲给老伴儿听……”窦庄社区居民王大妈边说边招呼着身边的邻居,赶往志愿义诊处检查视力。原来,这是丛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针对老年人易发病,特别邀请医院主治医师通过网络现场直播的方式,为现场老年朋友讲解预防心梗、脑血管疾病、骨折等健康知识;组织市眼科医院、口腔医院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为辖区群众开展健康义诊志愿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文明实践服务范围,壮大文明实践志愿力量。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

丛台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中,本着“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深化志愿服务,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整体水平”的工作思路,各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和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坚持与社会领域党建、公共文化服务、工会工作、妇联工作、青年汇工作体系相融合,盘活资源,围绕“五大平台”,依托“1533文明实践”等主题活动,广泛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引导、环境保护、文明城市建设、技能培训等线上线下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看着他们小两口重新和好如初,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黎明社区居民李大娘,握着社区民调志愿者的手久久不舍放下。这是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民调八角桌”,为其成功化解儿子儿媳长期闹矛盾的事情。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丛台区先后涌现出“星光党员俱乐部”“爱心存折”“益起来”“爱心窗帘”“红帽一刻钟”“爱心课堂”“白发红帽”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逐步形成以区级志愿服务总队为中心、横向覆盖各行业系统,纵向贯通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努力形成“一站所一特色一品牌”的发展态势。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价值引领、内容为先,共建共享、突出特色,做到资源整合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目标。”丛台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常新山说。


责任编辑:刘晔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