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项目 志愿新闻 重点项目发布 文明实践 志愿风采 志愿经验 志愿课堂 专题聚焦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最美志愿者”安素娟:只为家乡那如天籁的秧歌

2022-03-18 10:55:53 来源:燕赵晚报

11年来,她一直在路上,走遍行唐的村落,访问诸多乡亲和民间老艺人,只为留住家乡的民间文化瑰宝。她——石家庄行唐县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志愿者安素娟,近日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她也是2021年度我省唯一获此称号的文化志愿者。

缘起:只为家乡那如天籁的秧歌

沿行唐县城往西北走10公里,郜河西岸穿过上碑就是杨村。杨村是个古村,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人在此聚居。当地流传的杨村秧歌历史悠久,传统佳节人们唱着它欢庆节日、促种庆收,平时田间地头也断不了听到它的旋律。

“可能现在很多人听不懂,但对我们来说杨村秧歌就是天籁。”安素娟就是杨村人,她父亲安喜全当年是杨村秧歌的领军人物,从十二三岁一直唱到79岁。因为唱功出众,声情并茂,观众送其美名“沙瓤西瓜”。当年小小年纪的安素娟听着父亲的秧歌长大,她对父亲的高超技艺记忆犹新。

一次父亲他们在邻县演出杨村秧歌,突然刮起的大风把戏台上的灯吹灭了,“眼看着没法演出了,但观众们不愿离去,黑暗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有手电的送到台上去’,大家伙立刻你一个我一个,不一会顶棚就挂上了20多个手电筒,演出得以继续。”安素娟笑着说,也正是这次演出让邻县的秧歌团很不服。

为了留住口耳相传的秧歌剧目,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安喜全自己口述请人记录,记录下6大本15个剧目。父亲对杨村秧歌的挚爱深深感染了安素娟,也为她自发从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埋下了伏笔。

“起初我只是想为父亲写篇文章,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那是2011年,已在县里工作多年的安素娟退居二线,她计划写篇父亲与杨村秧歌的文章,还走访了很多乡亲,当问及安喜全最拿手的好戏是哪一出时,很多人提到了《行唐村名歌》。这首时长十来分钟的作品提到了行唐的200多个村名,每每在当地唱都会赢得一片叫好。其后县里几位专家看到安素娟整理抄录的《行唐村名歌》后赞不绝口,纷纷问她其中提到的歌词含义、地名所在以及生僻的古地名,一下子把她问住了,也让她萌生了考释《行唐村名歌》的想法。

走访中,安素娟也意识到当年父亲着手记录秧歌剧目的一片苦心,随着一位位老艺人的离去,杨村秧歌部分剧目已经失传。从那时起她就决定要搜集整理包括《行唐村名歌》在内的杨村秧歌剧目。“眼看着父亲和乡亲们热爱的杨村秧歌剧目一部部消失,我没法袖手旁观。”那年她53岁。

走访:四年寻访写下一百多万字著作

2013年,《行唐村名歌》被列为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唐杨村秧歌跻身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底,收录55个剧本100多万字的《行唐杨村秧歌》与30多万字的《行唐村名歌考释》出版……这之中有安素娟4年行走探访的心血与付出。

就拿考释《行唐村名歌》来说,《行唐村名歌》中提到的200多个村落许多有音无字,有的已经改名,有的则被划分到其他市县,都需要逐一校对、考证。安素娟赶往县志办、档案馆等单位,查阅《行唐县新志》《行唐县志》等大量资料,对照新旧县志、行唐地图等有关资料,将新旧村名逐一考证。有些珍贵资料不外借,她就用相机拍下所需内容,自己打印出来。为了掌握准确村名以及地名由来、历史文化遗存、名人、传统技艺等,她走遍了村名歌所涉及的山、水、寺庙等,实地走访相关知情者。《行唐村名歌考释》2015年底出版,2017年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又二次再版。

其他杨村秧歌剧目的搜集整理也充满考验。安素娟拿着本子,带着录音笔挨个走访秧歌老艺人。“他们一边唱我一边做笔记,他们说张三出场了,我赶紧记上,李四出场了,我又记上。”大多艺人年事已高,口齿不清,听力下降,安素娟就耐心地和他们反复沟通,有一次她跟一位老艺人一聊就是4天。行唐三分之二的村她都走遍了,白天外出调查,晚间案头整理,对于她已是常态。

随着寻访的深入安素娟越来越有紧迫感,“这个月走访的老艺人,下个月再去可能就因病卧床无法开口了。还有的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打听人已经走了。就这样一些剧目已经失传,比如《审二堂》《王小赶脚》《苏武牧羊》《汾河湾打雁》《苏三起解》《四郎探母》《黄鹤楼》《罗裙记》……有的剧目能演三四个小时,太可惜了。”

心声:让行唐乡土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

曾有人说,对一种民间技艺的坚守与传承,有时候真需要一点儿蛮劲和傻气,需要虔诚之心与牺牲精神。熟人和亲友都说,安素娟身上还真有股子劲头,不论干什么都全力以赴。

退休以来,安素娟不旅游、不逛街,也顾不上帮儿女照顾孩子,一门心思地寻访搜集和整理本地民间文化,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难以计数。有朋友劝她:“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分文不挣还贴钱,你这是图啥?”多数时候安素娟不愿解释,从当初想为父亲写篇文章,到如今全身心守护家乡传统文化,她深深体悟到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在我们的民间文化中有很多劝人向善、积极向上的内容,值得我们弘扬和传承。”

近几年安素娟又开始搜集整理歌谣、谜语、小话、歇后语、俗语等。令她欣慰的是,随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愈发浓厚,支持她的人越来越多。“有的给我写纸条,有的给我发电子邮件,有的给我发短信,有的给我发微信、打电话等等,为我提供素材。”

如今安素娟不再满足于搜集和整理,她希望能在民间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探索上有所贡献,将来推出一套行唐民间文化系列丛书。“我自知水平有限,也不知道能做到哪一步,但我不会停下。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搜集整理,将先人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行唐乡土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安素娟如是说。(记者黄蓥

责任编辑:赵荣昊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