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上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经过4小时的采集,河北石家庄市志愿者刘永辉成功捐献21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河北省第529例成功捐髓的志愿者。
河北省第529例成功捐髓的志愿者刘永辉。 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供图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想帮助他人的心,其实帮助他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刘永辉说。
1993年出生的刘永辉来自石家庄正定县,是三才正定家具市场的一名普通职工。2016年他加入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4月,他与一位在北京治疗的血液病患者血样配型成功。
刘永辉正在采集造血干细胞。 周颖摄
刘永辉从18岁开始就坚持每年参加无偿献血,“我总共献过15次血,之前全血献血总量达6000毫升,献血能够帮助别人,对自己身体也有好处。”2016年,刘永辉在一次献血过程中,从现场工作人员口中得知捐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随即留下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我之前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为身患白血病的父亲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新闻,这件事给我很大触动。我知道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的配型几率很低,但我就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血液病患者免受病痛折磨。”
石家庄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遐(左)和秘书长郝瑞起(中)探望慰问捐献者刘永辉。 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供图
今年4月,刘永辉接到河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一位白血病患儿和他的血样配型初配成功。“当时接到通知的时候心情特别激动,因为我知道配型成功的几率很低,所以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必须捐!”刘永辉说。
刘永辉和他的母亲韩书岭。 周颖摄
7月7日,刘永辉在母亲韩书岭的陪伴下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孩子经常献血我是知道的,但是他没跟我说过他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事儿,直到这次通知配型成功他才告诉我。他献爱心我当然支持他!”韩书岭笑着说。
7月7日采集完成后,刘永辉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160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想对受助患者说,‘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城市,但是因为缘分,把你我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从此有了不解之缘,真心祝愿你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能够和正常小朋友一样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玩耍,有一个美好的童年。那样的话,我也会为你感到高兴。祝你早日康复!’”
刘永辉和他的母亲韩书岭。 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