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献血达人”张建波
近日,在2018年度“河间好人”颁奖典礼上,河间市米各庄镇大鲁村农民张建波被授予“河间好人”典型代表荣誉称号。自2002年开始,张建波就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17年来,他参与无偿献血20余次,献血量近8000毫升。
害怕扎针的“献血达人”
张建波走上献血的公益之路,缘于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1997年,张建波的姑姑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输血。后来病情稳定,不用继续输血了。谁知到了2002年,姑姑的病情加重,再次住院输血。
当时张建波听说血站血源告急,需要家属先献血,病人才能输血,于是决定去献血。“亲戚们都说,男人的血金贵,不能随便献。”张建波不顾亲朋好友反对,直接赶到献血现场,像完成一件大任务似地献了200毫升血。其实,张建波一直都很害怕扎针。
带动一群朋友共同献血
张建波还有意识地搜集与献血相关的知识,在聚会时向朋友们宣传。很多人听后表示不理解,甚至觉得他是“吃饱了撑的”,但张建波从没有想过放弃。
慢慢地,在张建波的带动下,身边的朋友有了行动。2008年,朋友孙中利跟随张建波来到河间市信誉楼商厦门前的献血车上献了次血,从此也成了献血车上的“老面孔”。
只要媒体上报道了有关“血荒”的消息,张建波就开始联系朋友们一起去献血。很多年轻人被他的事迹打动,也主动参与献血。现在,张建波和当地“河间献血群”的五六十名志愿者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活跃在义务献血的现场,已累计献血2万余毫升,很多人的血样都进入了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库。
“对于我来说,幸福就是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张建波说,献血无损健康,只需小小勇气,他希望更多的志愿者能加入他们,给需要输血的患者以生的希望。
说服妻子参与无偿献血
自第一次献血后,张建波每年都会义务献血,有时一年献两次。即使是在北京、昆明等地打工时,他也从没间断过。起初每次献200毫升,后来基本上都是献400毫升。
2004年,张建波的姑姑去世了,他献血的脚步却没有停止。张建波说,他了解有亲人急需输血时的焦急心情,所以愿意继续献血。然而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张建波开始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参加义务献血。
张建波说服的第一个人是他的妻子李京芝。在他的影响下,李京芝也开始义务献血。到现在为止,李京芝先后献血三次,共献血800毫升。
随后,张建波的朋友和同学也陆续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张建波的同村好友张林青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开始献血的,现在已经献血2000余毫升。
后来,张建波还两次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他的血样已进入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和河北省造血干细胞资料库。(通讯员 陈双双 记者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