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中午,驻石某部在井陉县天长镇南关村清除村巷中的淤泥。
7月27日,井陉县天长镇南关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指着墙上的水痕说:“当时水深两米多”。
河北新闻网7月27日讯(记者张娜、常方圆)“我们现在有饭吃有衣穿,有药品,已经通电通水,正常的生活基本都恢复了。”7月27日,在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南关村受灾最严重的建设大街上,正在清理家中淤泥的村民刘志杰抹着脸上的汗水对记者说。近日,井陉县天长镇各村村民积极自救,社会各方积极援助,救灾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村内道路基本输通,水电已经恢复,群众吃穿住行均有保障,道路清淤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积极自救:家家户户都行动
“灾后我们积极自救。”据天长镇南关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介绍,该村有260户,776人,村民主要以种田和打工为生,平时村里多是一些老幼妇孺。“灾后,我们将受灾严重的48户村民安置在南关村小学,为他们提供水和食物,同时还有很多受灾较轻的群众邀请他们到家里吃饭。”提起这些,李建军特别感动,“我们村的群众真是一条心。”
板桥村是天长镇另一个受灾较为严重的村子,目前,村内道路已基本疏通,村内电力、通讯均已恢复。上午,记者在板桥村文化广场看到十几名正在村内河道清淤的村民,他们拿着自家的工具、开着自家的车,都是自发来干活的。灾后通路清淤,板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出了力。
村民蔡向阳开来了自家的三轮车,负责运送淤泥垃圾。蔡向阳养了6头牛,三轮车是他平时用来拉草料的,这次洪灾,他家本来没有什么损失,但他每天从早到晚用车帮村里运淤泥、拉物资,家里的牛没照看到,死了一头怀孕的母牛。“没人想谁吃亏谁占便宜,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村民贾春荣在文化广场旁边开的春荣便利店是板桥村最大的商店,店内墙上虽然还能看到约20厘米高的淤泥印,但商品却摆得整整齐齐,品种齐全。“好多东西被泡了,光鸡蛋就扔了100多斤。”贾春荣说,虽然有几万元的损失,但她店里的货品都没有涨价。
7月27日,井陉县天长镇南关村村民积极清除道路两边被冲毁的枯树。
7月27日中午,井陉县南关村村民自发准备了绿豆汤、茶水等,送给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官兵和志愿者。
八方支援:驻石官兵一天清淤1000方
“水退去后,南关村地势最低洼的建设大街水痕最高处2米,最低也有1米多。”李建军介绍,灾情发生后,村两委积极联系了大铲车、小铲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昼夜奋战,三天时间就将建设大街上的淤泥3200多方清除干净,方便村民出行。
李建军说,“一些小街巷进不去大型机械,我们正发愁的时候,人民子弟兵来了,帮了我们的大忙。”
今天12点多,在南关村,官兵和志愿者们正用铁锹铲路边和村民家门口及小巷里的淤泥。阳光强、气温高,大家挥汗如雨,却无一人言累。
驻石某部徐姓教导员告诉记者,他们来了100多人,分成三个组,分别清除村民家、小街巷及排洪沟里的淤泥。他介绍说:“早上8点我们就到了,大家都特别卖力,用铁锨将淤泥装进桶里,先是一桶一桶往外提,随着清理出的道路越来越宽,开始用小车往外推,预计一天下来能清淤1000方。”
南关村村民们自发准备了绿豆汤、茶水等,送给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官兵和志愿者,感谢他们辛勤付出。
井陉县积极抢修基础设施,打通生命通道。截至今天,井陉县内所有国省干线全部贯通,抢通县乡道路465公里,16个乡镇政府驻地通井陉县城道路基本贯通,城区内部、县城到石家庄开通客车,5个乡镇农村客车全部开通。
7月27日,井陉县天长镇南关村村民在认真阅读卫生防疫部门发放的防疫明白纸。
7月27日,井陉县天长镇板桥村经村民疏通清淤后已恢复行车的道路。
7月27日,井陉县天长镇板桥村村民自发清理淤泥、垃圾。
灾区重建:期待专业志愿者加入
上午10点多,石家庄市中医院工作人员开车给板桥村送来了3箱祛湿祛暑药品,板桥村村主任孙志伟握着医生们的手反复说:“谢谢你们,这些药正是我们需要的。”下午,石家庄市疾控中心的一支队伍又送来了消毒液和防疫宣传资料。
河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同河北省委宣传部党员志愿服务队为灾区筹集了价值6万多元的生活必需品,包括米面油、毛巾、肥皂、少儿图书等。下午两点多,志愿者代表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入户慰问了南关村受灾最严重的居民。
河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田德峰介绍说:“河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呼吁广大志愿者,尤其是医疗、防疫、科技及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灾区重建中来。”
在一处门窗均已被冲毁变形的危房前,李建军说:“灾后重建的任务还很重,80多户村民的房屋严重受损,倒塌房屋86间,村里将有计划地进行危房改造。”
记者今天从井陉县委宣传部获悉,截至今天,井陉县累计发放面包2.5万箱、方便面1.3万箱、火腿1714箱、矿泉水1.1万箱、面粉和大米12690袋、被褥7190条、碗筷2000套,通过投亲靠友、村委会安排等方式,共安置受灾群众8000多名,随着洪水消退,大部分群众已经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