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项目 志愿新闻 重点项目发布 文明实践 志愿风采 志愿经验 志愿课堂 专题聚焦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精神内核解析(三)

2016-07-08 10:35:36 来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古老的太行山有很多传说和神话,愚公移山是广为人知的一个。

    李保国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他35年埋头治山,耗尽生命,打开一条条山区农民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路。

    他的故事留在了太行山百姓心中,将成为他们世代相传的记忆。

    人们会记得他的“愚”,不计名利,干不成事儿不罢休;

    人们会记得他的“实”,“杠”劲儿十足,没有一点花架子;

    人们会记得他的“智”,干事儿点子极多,创新劲头足。

    这个人们记忆中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在微信朋友圈里自称“老山人”,一个走进大山,把吃苦干事儿当人生“享受”的人。

    (一)

    雨落太行,夏天来了,但斯人已逝。

    时间和季节,对于太行山而言,只是循环往复,对于李保国来说,则是改变和未来。

    1998年查出重度糖尿病,2007年查出重度疲劳性冠心病,闹过两次心梗。

    时间在提醒李保国,健康的载荷已突破红线,到了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但他说,“我这个岁数了,心脏病不好治,光去想那个也不可能活多大年纪,没什么可害怕的。”

    他应该还是“害怕”的。

    他曾表示,退休后和老伴儿住在山村,颐养天年。但他又说,“正常情况下60岁退休,博导延迟到65岁……”在去世前的一次山区勘测时,他叹息“爬不动了”。

    他怕的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干大事。他眼里的大事是“别人干不成的事我干成了,别人种不活的树我种活了,别人干不赚钱我赚钱了……”。

    他怕辜负了那份牵挂。他“见不得农民受穷”。他说,“吃苦受累没问题,要是一事无成,我才觉得有点不合适。”

    是选择放弃,还是坚守。本着内心的朴素情怀,李保国选择了后者。

    他和爱人带着1岁多的孩子在山里一待就是4年多;他自配炸药进行数千次开山爆破实验;他跑遍了太行山所有的县……

    李保国倔强得有些“愚”,自信而坚韧,无所畏惧。

    不难理解,为何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依然在忙碌——通过微信,指导村民治果树叶病;联系买滴灌设备,叫人拉到前南峪村的苹果园;跟南和县红树莓产业园负责人在电话里沟通建设采摘园的事宜……

    不难理解,为何在35年的长跑中,他干起每件事儿来都像在冲刺——妻子郭素萍劝他在电话里指导果农别再奔波,他却道“核桃修剪,一年就得趁这几天,要不就晚了。”

    他说,“健康给我下绊,我与生命赛跑。”

    人间万事出艰辛。

    李保国知道自己干的是苦差事,否则他不会拒绝学校为他配专职司机,他说,“我天天上山下乡,铁打的司机也受不了。”

    别人受不了的苦,他能承受下来。别人无法坚持时,他坚持了下来。

    在李保国眼里,没有所谓的“苦”和“累”,只有“享受”。他“享受”过和农民一起抡大锤,“享受”过席地而卧冷馒头就咸菜的“野炊”,“享受”过实地勘测中被大雨浇淋。

    李保国之“愚”,“愚”在能静下心,沉下去,抛却名利,一天天、一年年在大山里刻划着自己的梦想和承诺。

    就像古代愚公,抱着移走太行、王屋二山的信念,叩石垦壤,运送土石到远方,即便“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亦不停歇。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如果借用李保国自己的话来解读他在太行山上所取得的成就,他或许会说,“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能坚持。”

    坚守不易。35年坚守,更不易。

    岗底村展示厅里有一张照片,李保国拿着话筒。当地人说,这是在村里的联欢会上,大家请李老师表演节目,他唱了一首《流浪歌》。人们说,那是第一次见他在人前唱歌,也是最后一次。

    这首歌很忧郁,充满思乡之愁。在这个最放松的时刻,坚守太行的他或许不经意间想起了家。

    (二)

    治山难,治住大山里的贫困更难。

    八百里太行,五百多里在河北,全年土壤平均含水量不足12%,林木难以成活,百姓生计无所依附,是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

    山里的百姓经历过无助,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治山山依旧。脱贫难,难在资源禀赋等外部条件制约,难在找到一条适合的路。

    农民说,“李保国在,什么都能解决。”老百姓认准了李保国,是因为他干事有准儿。

    从前南峪到岗底村,从狐子沟到葫芦峪,荒山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穷山沟里建起了小康之家。李保国认准的事儿,都干成了。

    总有些扶贫项目无疾而终,而李保国却总能一击而中。

    这得益于李保国治山之“实”。

    把技术落实,他手把手教农民,“杠”劲儿十足。“没有对农民死盯、盯死的杠头劲,技术就很难落实到位。”

    把数据采实,他夜里去果园搜集虫害数据,冒大雨采集降水量,酷暑严寒中测量温差。

    把规划做实,从整地的坡度、朝向,到开沟的宽浅深度,树木的株行距。他做的每一个规划,都详细得近乎苛刻,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果没有一组组数据积累,一次次技术实验,就不可能了解大山的秉性,找到合适的品种,做出科学的规划。

    李保国治山之“实”,“实”在他遵从科学,找到了破解贫困的密码。

    于是,就有了他组织课题组专家实测20多个土壤剖面,确定在狐子沟发展种植省水易管理的核桃。

    就有了根据岗底村的自然条件,培育出单个可以卖至百元的苹果,和一道道科学严密的管理工序。

    就有了将平原日光温室错季栽培技术转移到山区的创新,使山地效益达到平原良田的1.4倍以上。

    他的成功告诉人们,脱贫的路,不是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踏出去,没有捷径。

    这不禁让人想起延续至今30年的太行山道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踏遍万千沟壑,奔波于实验室和大山,埋头实干,把致富的火种播撒在太行,为受困于贫穷的人们带来希望。李保国是其中一个,一个践行了太行山精神的科技工作者。

    有人曾问,凭什么李保国要干的事儿都能做成?

    李保国说:“有人说我运气好,干什么成什么。我觉得不是运气,而是我这个人‘安、专、迷’。安就是安下心来,专就是专心致志,迷就是痴迷其中。”

    一个对事业投入和忘我的人,是不会失掉他所追寻的目标和理想的。太行山再大,他也不会迷失。脱贫攻坚再难,他也能找到办法。

    李保国说,“我说的对,那就必须听我的。”这自信,来自在山里摸爬滚打的实战,来自对求解难题中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来自苦干实干。

    这就是李保国,从一块石、一棵树、一朵花、一条枝做起,成就着自己的“大事”。

    (三)

    无偿提供技术,免费给予指导,李保国是无私的。

    但有一次他表现得有些“吝啬”。一位干部在山区调查时掏钱给贫困户,最后掏光了口袋。李保国挤兑他说,“你再掏啊——反正我不借给你。”

    这是李保国的思维方式。“我是科技工作者,我要考虑的是怎么把广大农民从这种贫苦生活中解放出来。”掏钱不是他想干的。

    他说,“我更看重如何取得最优效果,如何根治问题、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向机制要实效,是李保国基于现实的思考。

    为什么有些脱贫项目引不起农民的兴趣?为什么有些项目建成后出现“卖果难”“卖菜难”?为什么一些拿过来的模式不成功?

    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李保国想干大事儿解决大问题,就要拿出高水平。

    太行山,考验的是李保国治山之“智”。

    李保国,不缺智慧。

    为推广苹果套袋新技术,他自掏腰包让农民做实验。他先干,让农民看,用示范作用调动积极性。

    为做好果品质量控制,他创建一套套规范和标准,用工业化标准理念指导果农生产。

    为做好一个产业,他从市场调研逆推,选品种,攻技术,搞营销,做品牌,典型的市场思维。

    他说,做产业更能解决问题,它不是只让一个人富起来、一个村富起来,而是能让这一带富起来。

    这个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新”在他的思维和理念。

    他提醒果农要克服小农意识,要看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质量的需求升级,一定要注重果品的品质提升。

    他呼吁有关部门建立果品价格预警系统,让果农们科学、合理种植。

    有受访者提到他跟李保国之间的一件小事儿,深感意外。

    到葫芦峪指导工作时,李保国在办公室遇到他,问他做什么的,他说是征地的。问是否懂国家土地流转政策,他说不懂。李保国当即讲起政策来。

    站在太行山的李保国,所关注的不只是大山和果树。他也会对有些事心存“戒心”,甚至有些许“狡猾”。

    在一次应邀进行项目指导时,李保国当场表达了质疑。他问项目负责人,“你是想拿这个当产业,还是想拿这个骗政府资金。想当作产业干,我就再过来跟你说说。你要是为了政府的补偿资金,就没啥说的了。”

    他懂农民、懂太行、懂果树、懂经营,也懂社会。

    面皮黝黑,经常不刮胡子,穿运动鞋,有些邋遢。人们会记住这个大学教授。

    相信自己,不怕“担事”,有求必应,乐此不疲。人们会怀念这位“农民”兄弟。

    他对农民,对学生,对自己说的话,依然萦绕在人们耳畔——

    “太行山的父老乡亲都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河北日报 记者张许峰)

责任编辑:郭阔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