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项目 志愿新闻 重点项目发布 文明实践 志愿风采 志愿经验 志愿课堂 专题聚焦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邢台市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打造"善美之城"

2016-07-04 16:23:30 来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6月26日,启民义工发起人郭启民带着5位志愿者来到贫困学生小雪(化名)家中,为她送去500元助学金,鼓励她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在邢台,像启民义工这样的志愿者队伍已达50万人。“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邢台市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爱心服务、理论成果、文艺演出送到千家万户,打造“善美之城”,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一支队伍,传递精神食粮到万家

    “打竹板,笑呵呵,今天咱来说说太行新愚公李保国……”6月26日,74岁的基层宣讲员王文元又来到桥东区新西街社区,用快板的形式向社区群众宣传李保国事迹。

    王文元老人是该市千人宣讲队伍中的一员。当前,全市正在开展深入学习李保国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王文元便把李保国的事迹编成快板,主动深入社区宣讲。

    理论宣讲是新时期传播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为了让理论宣讲贴近群众、打动群众,邢台市开展了千人基层大宣讲活动。从2014年开始,全市聘请了1200多名基层党员干部、乡贤名人、基层名嘴组成宣讲队,以集中培训、分散宣讲的方式,平均每年宣讲5000多场,真正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送到了千家万户。

    理论宣讲与文艺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好地把邢台的主旋律及时传递给群众,对于提高凝聚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围绕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邢台市组建了文艺志愿者,深入社区、农村,为群众提供免费文艺培训。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市涌现出乡土文艺人才1600多名,90%的社区和80%的农村都成立了文艺团队。

    一批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

    近段时间,有一个名字响彻全国,那就是李保国。他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区,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他奔波忙碌,直至生命最后一天。

    “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树立榜样,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往往能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连日来,该市积极开展深入学习李保国精神活动,不少人从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

    “大学生村官也要像李老师一样,努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6月22日,邢台市经济开发区王快镇大学生村官曹王杰,结合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开展党课宣讲。

    邢台现代职业学校则通过创新送教下乡模式,践行李保国精神。针对农村急需电商人才的现实,他们制定了面向贫困村的电商人才培训计划,近期已开展三期培训专项活动,为10个贫困县培训电商人才309人。

    邢台市高度重视培树典型,连续三年组织开展月评“邢台好人”“最美邢台人”,季评“感动邢台网络人物”,年评道德模范活动,共选树各类典型630人,6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王胜、尚金锁、郭成志、付宏伟、高云升等一批重大典型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通过举办报告会,建设展览馆,制作好人动漫,拍摄微电影、广播剧等各种形式,在全市营造了学习典型、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一大阵地,传播邢台好声音

    近年来,邢台市坚持把网络作为宣传邢台的重要平台,在全省率先与新华网、网易、今日头条建立了稿件实时推动机制,连续三年在中央重点网络媒体首页首屏发稿量位于全省前列。组织开展全国知名网络大V走进邢台,新媒体联盟成员线下采风等活动,形成了官方与民间媒体共同宣传邢台的强大合力。

    “邢台发布”微信影响力在华北地区政府宣传类微信中排名第一,微博影响力在全省各地市排名第三,“邢台发布”今日头条号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前二十。在全省率先成立邢台市新媒体联盟和新媒体宣传中心,建立起统一领导、可控可调、资源共享的新媒体交流平台。

    “通过采访,我对邢台这样一座历史古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去年,《光明日报》记者李笑萌参加邢台市组织的“百家媒体看邢台”采风活动时说。

    近两年,邢台市先后组织“百家媒体看邢台”“看临城·写扶贫”等大型采访活动,一大批反映邢台市中心工作、亮点工作的稿件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刊发。邢台的形象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了极大提升,激发了人们对邢台的认同感、自豪感。

    一个创建,打造“善美之城”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行走在邢襄大地,这样饱含正能量的公益广告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公益广告集中宣传是邢台市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的内容之一。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邢台市将“十大专项行动”作为主要抓手,全力打造善美之城。

    6月28日下午,闷热难耐。负责市区中兴东大街清扫工作的环卫工路新燕,走进附近的沃尔玛超市接了一杯纯净水,边喝水边乘凉。

    自2014年开展“13456”志愿服务工程以来,全市已建成环卫工、社区居民、留守儿童、农民工、残障人士五类“爱心驿站”622所,受益群众10万人,涌现出启民义工、孙家寨敬老爱亲服务队、爱心协会等公益团体2000多家,志愿者总数达50万人,服务项目覆盖社会各个方面。(河北日报 通讯员闫丽静 记者张永利)

责任编辑:郭阔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