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项目 志愿新闻 重点项目发布 文明实践 志愿风采 志愿经验 志愿课堂 专题聚焦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张家口宣化区桥西社区300多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做公益

2016-04-06 10:11:55 来源:河北文明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服务“挂”墙上 需要便来“摘”

    张家口宣化区桥西社区300多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做公益

    志愿者在展示服务牌。

    居民在拨打服务牌上的电话预约党员志愿者。

    “裴师傅,您被‘摘牌’了,和平北巷小区杨大妈家饮水机坏了,请马上赶到!”家住张家口市宣化区和平街的共产党员、水暖师傅裴有久接完电话,放下手中的碗筷,拎起工具箱就往外跑……这样的着急事对于裴师傅来说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原来从2014年起,宣化区桥西社区165名党员组成了矛盾调解、百家帮、能工巧匠、爱心接力、夕阳红文艺队等各具特色的7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7支队伍的服务项目、特色,联系自己需要的服务,社区给每支队伍做了一块“爱心牌”,推行“群众摘牌、党员服务”特色活动,让居民自己“摘牌”选服务,所以像上面这种“摘牌”活动在桥西社区还有很多。

    墙上挂着7张“爱心牌”

    “之所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就是因为原来志愿者的服务和居民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对接。”桥西社区书记、“群众摘牌,党员服务”活动负责人常丽娜向记者介绍,“志愿者队伍在这项活动开展以前就有了,但是除了社区、街坊邻居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志愿者们要开展活动,还要找到我们社区,通过我们去联系,有时候会出现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失去了志愿服务的意义。”

    记者和常丽娜一边聊一边走进了桥西社区党员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醒目的7块“爱心牌”,上面详细地介绍了服务项目和联系方式。常丽娜告诉记者,这就是“爱心牌”,有什么需要,居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介绍来选择服务。

    怎么就想出这么个主意呢?常丽娜介绍,这是集体的智慧,是社区干部、党员代表和志愿者们经过总结经验最终想出来的主意。“像饭店把招牌菜挂墙上一样,我们把7支队伍的服务也挂墙上,方便大家‘点菜’,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不仅如此,社区还给每支服务队都印制了名片,发放到辖区居民的手中,这样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叫‘外卖’啦!”常丽娜饶有兴致地介绍着。

    你摘牌我服务 邻里帮扶更贴心

    活动开展以后,服务队与社区居民的供需实现了无缝对接,形成了“你摘牌,我服务”的长效机制,既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解决了居民的燃眉之急。

    “加入‘摘牌’服务以后,虽然我们更忙了,但觉得更有意义了,能帮助更多的人。”裴有久师傅是社区百家帮志愿服务队的成员,“群众摘牌、党员服务”活动开展以后,像开头提到的被“摘牌”去救急的情况可不是第一次了。谁家漏水了、崩管了都会找他们服务队来帮忙,每次他们都是二话不说就往居民家里赶。

    采访期间,常丽娜接到了好几个电话。

    “小常啊,我这两天头有点晕,自己也不敢下楼,你找个大夫来家里给我瞧瞧!”常丽娜接到居民李奶奶的“摘牌”电话,马上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志愿者们。常丽娜告诉记者,由于辖区老旧小区居多,老年居民比重大,服务老人也是社区的重点。每年开春,社区都会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志愿者队伍为辖区老人、困难居民、残疾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平时有人需要诊疗又不方便出门的,就直接打电话过来,医生志愿者提供上门服务。

    “社区的‘摘牌’服务好啊,尤其对我们这些老人来说,正做饭呢水龙头坏了,大晚上灯泡不亮了,儿女不在身边时老毛病犯了,好多小事对我们来说就是大事、要命的事,这些服务队那都是雪中送炭啊!”空巢老人赵大娘道出了居民的心声。

    “我们也要加入摘牌服务!”

    辖区住着一对特殊的母女,母亲离异,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女儿萌萌(化名)在两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聋哑,去年萌萌7岁了,面临着求学的难题。萌萌妈妈一筹莫展,突然想起了社区里有个“爱心接力”志愿者服务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她摘下了“爱心牌”。收到“摘牌”求助信息,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立即开会研究帮扶计划,先为孩子办残疾证,为母女俩办理低保,寻找合适的聋哑学校,各支服务队分工负责,所有证件手续都办好后,大家共同为孩子选择学校,一场爱心接力赛让困难母女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没想到在我们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有这么多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帮助我们。”大家把孩子送到学校,萌萌的妈妈一直感怀于心。现在萌萌妈妈也加入了爱心接力志愿者队伍,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一些困难人群。

    “我也要加入咱们志愿者服务队,我没什么特长,但是我可以学。去年供热改造,要不是咱们这几支队伍给劲儿,咱们这些老旧小区居民可要挨冷受冻呢。”社区居民任鹏也是一名新成员。

    去年宣化区启动集中供热改造工程,桥西社区多个老旧小区管网老化,跑冒滴漏严重,志愿者队伍近百人和社区工作人员分5个小组到柳树巷、和平北巷、和平街等13个小区入户走访,查看暖气情况。能工巧匠和百家帮等志愿队伍40多人进行了紧急培训组成了抢修队并随时待命。12号、14号、20号楼多个单元出现崩管、跑水现象,抢修队不分昼夜协助供热抢修人员控制水流、维修管道,修理完毕后再帮助居民清扫楼道积水。一场供暖之战把桥西社区的居民紧紧凝聚在了一起。

    如今,这7支队伍越来越壮大了,已经由2014年成立之初的165人,发展到了现在的300多人。

    “墙上公益”要坚持做下去

    常丽娜告诉记者,现在不仅服务队的队伍壮大了,而且服务项目也更多了,夕阳红文艺队在社区为留守儿童开办了京剧班,矛盾调解服务队吸纳了专业的法律工作者,矛盾调解服务队有了心理咨询师,能工巧匠方师傅给大家开了培训班……截至目前,7支服务队为辖区居民免费服务已超千余人次。

    “‘墙上的公益’是桥西社区的一种创新,这种创新将公益团队的力量无限放大,也是社区工作力量的有益补充,在现在社区干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作用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他们还要把这7支队伍推向社会,让更多的群众受益。我们下一步也要在其他社区推广这种模式,让公益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黏合剂。”天泰寺街街道组宣委员陈永安说。(燕赵都市报 记者刘雅静 通讯员闫宗春、陈晓东 文/图)

责任编辑:郭阔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