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社区志愿者在清扫街道。吴超摄
“在我的烟酒门市,可凭‘爱心存折’打折消费。因为我知道,有‘爱心存折’的人都是为老百姓实实在在送爱心、搞服务的,存折上登记的服务次数越多,在我店里消费优惠力度就越大。”闫老板口中说的“爱心存折”,就是邯郸市丛台区中华街道东门外社区在去年10月份探索出的服务新方式。
据介绍,“爱心存折”会仔细记录下志愿者每次的服务时间、对象、过程、次数,并由社区进行登记、备案和盖章,之后志愿者可通过定点单位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比如在指定门市买东西享受打折优惠。这样一来,既能为志愿服务活动带来激励效应,又能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低保家庭等特殊群体切实享受到爱心服务,真正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薪火相传。
东门外社区党支部组织委员韩俊然告诉记者:“‘爱心存折’刚成立的时候,支委委员和社区干部积极响应,人手一册。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和知晓率的提高,辖区东门外小学的老师、中华派出所的干警和很多社区居民都加入了进来,截至目前,已经有33名志愿者领取了这个‘爱心存折’。”
据了解,“爱心存折”以“善做善事·爱传天下”为根本宗旨,社区每年会根据志愿者的“爱心存折”记录,进行“星级志愿者”评选活动,志愿者根据所获得的星级到辖区定点单位进行消费时可以享受到不同程度的优惠。“服务次数越多,获得星级越高,享受到的优惠力度就越大!这种模式,既能让志愿者的公益行为,有付出也有回报;又实现了志愿服务的长效化、机制化,真正实现细水长流!”东门外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利英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爱心存折”推行以来,志愿者先后深入到20多个困难老人家庭,提供志愿服务达到100多人次,帮助化解各类民生难题30余件。 (记者郭晓月 通讯员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