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滦平县启恒矿业公司工会主席闫学财被人称作是“一个菩萨心肠的人”。这些年他助学扶困,在精神世界收获着感动和祝福。
碰撞出来的爱心
在闫学财的办公桌里,塞着一沓欠条。他说:“不管是谁家来找我,只要是因为孩子上学的事,需要多少钱我就资助多少,这些是一些孩子家长主动给我打的欠条。”记者数了数,共有13张,最多的2万元,最少的3000元,总数21.1万元。闫学财说:“其实,我不用他们还,只要孩子们都能坚持完成学业,就是我的最大愿望。”
2011年老闫被评为滦平县劳动模范。当时,县里奖励了他3000元奖金,他用这笔钱资助了一个困难职工的孩子。这一家人感恩戴德,家里做了稀罕的饭菜,收获了新鲜的农产品,总忘不了给闫学财送去。穷苦人家的知恩图报,让老闫对助学来了兴趣。接下来,他每年都找县总工会,要求资助贫困学子。有的孩子交学费困难,老闫来者不拒。
播洒爱心收获感激
“我就再帮她家打一口水井吧!”8月22日,闫学财和滦平县总工会副主席纪正银到困难职工杨海珍家里核实情况时,了解到杨海珍家很困难,而且以前打的洋井早就没水了,现在每天都要到邻居家取水。闫学财当即表示:为杨海珍家打一口井。
杨海珍的丈夫几年前因车祸去世,女儿孔玉翠去年从唐山师范学院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儿子孔铭今年又考入河北工业大学,目前靠打零工维持生活,一家三口相依为命。滦平县总工会将杨海珍纳入困难职工档案管理,两个孩子都是每年“金秋助学”救助对象。
闫学财说,他资助的孩子都特别懂事儿。他帮的困难学生中崔轶男现在已经读研了,每年的父亲节,崔轶男都要给闫学财发来短信问候。像崔轶男这样的孩子,有好几个,所以每个父亲节,闫学财都会收获一大堆的感动和祝福。有个学生的母亲感激老闫的资助,花费了很多时间,给他绣了一幅十字绣。老闫受不了这份大礼,坚持给了孩子1万元当作工费。这样的事情,在他身上就发生过3次,只不过另外的两幅十字绣稍小一些,老闫分别给了3000元和5000元。
助人为快乐之本。这些年老闫在播洒爱心的同时,也收获着感恩,这让他感觉快乐,所以他对助学扶困一直乐此不疲。“对我来说,平时少请几顿饭就能帮助一个孩子,他们感恩社会,或许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么划算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做呢?”闫学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