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志愿项目 志愿新闻 重点项目发布 文明实践 志愿风采 志愿经验 志愿课堂 专题聚焦 河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

承德市双桥区强力打造样板式志愿者服务新模式

2014-08-25 00:00:00 来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一批批优秀的志愿者,一个个精品的志愿服务项目,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只是一种倡导和追求,更是一种习惯和时尚,激发了更多的志愿者主动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用爱心行动去建设生态美丽幸福双桥。在双桥区,爱,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滋润、感化并且传递着。
  提起社区志愿者服务,人们以往的印象是:擦窗扫地灌煤气,逢年过节才组织。而今,在双桥区的每个社区,“有事找志愿者”已是广大居民的共识。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喜人变化,更加密切了街道社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绘就了一幅幅亮丽鲜活的感人画卷。
  用“金”色爱心拓宽服务项目
  “听说今天乐队又来义演了,我和老伴吃完饭就早早过来等着看演出了,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原汁原味的演出真是好啊!”文庙社区的李大娘语重心长地说。这支清音民族乐队自成立以来,在嫡派传人白晓颖先生指导下,已多次组织义演,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过去,志愿者服务多为居民自发组成,服务内容也仅限于居民一般生活需求,不仅服务项目单一、服务队伍松散、人员不固定,而且服务不定时。为更好地发挥社区服务功能,双桥区各个街道充分挖掘辖区各类资源,调动一切力量,采取多种方式,打造一支相对固定、干事成事的志愿者队伍,从根本上改变了社区为民服务力量不足的被动局面。在已有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基础上,围绕服务居民精神需求,拓宽服务项目,积极组织社区文艺爱好者成立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内有歌唱、戏曲及书法爱好的居民设立档案,充实到特长志愿队伍中,对辖区内自发组成的群众活动文体队伍,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社区宣传精神文明的志愿者服务队以自身的健身娱乐活动向居民宣传和谐、健康的生活理念,将居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码上台面一齐抓”,大大提高了社区的层次和品质。
  用“绿”色公益事业调动居民参与
  在承德首届民间网络义捐义卖会上,一位热心市民感叹:“我是通过微博知道这个活动的,通过这个平台竞拍一些物品可以帮助更多贫苦的学生,让他们实现上学的梦想,我觉得挺值!”此次的义卖会由双桥区爱心联盟志愿者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平台宣传发动、募集义拍义捐物品、进行人员召集,并将拍得的所有善款全部发放至双桥区贫困学生、社区孤寡老人、残疾贫困人口手中。
  双桥区大胆创新志愿者服务形式,铲除居民参与的各种障碍,让每一个有公益心的居民可以在自己方便时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我为大家,大家为我”、“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社区文化。各街道纷纷成立了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和护士为主体的医疗服务队,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优势,将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和护士纳入社区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同时对社区内有医疗专长或在医疗机构从业的人员进行登记;利用服务站建立居民的医疗档案,有重点的、分类对社区慢性病和60岁以上老人及残疾人进行重点的走访和关注,受到了广大老年居民朋友的好评。
  用“红”色儒家文化引导居民向善
  “中国老百姓,炎黄好儿孙,重情重义重品行,立志先立人……”在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的《公民道德歌》歌曲声中,文庙社区开启了道德讲堂进社区活动。通过文化墙、石凳、木椅等文化载体,将儒家文化的核心和思想精粹展现给社区居民,引导百姓“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让百姓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以往的“摆桌子做宣传,糊箱子拉捐款”等社会服务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利益诉求日益增多、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的新形势。传统志愿者服务在宣传工作方面多限于“言传身教”,很难调和“众家之口”。为了确保志愿者服务契合居民实际需求,防止出现志愿者服务活动火热,而居民对服务内容不感冒的尴尬局面,双桥区通过创新灵活多样的服务载体,提供喜闻乐见的服务内容,践行文明礼仪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普及志愿服务,传播文明理念,倡导互助精神,营造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有效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赢得广大居民点赞。
  用“橙”色温暖爱心扶贫助弱
  “实施志愿服务时间记录制度,好比设立了‘爱心银行’。志愿者在有能力时,多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把为他人奉献的时间存进去;等自己需要帮助时,可以由其他志愿者为其提供志愿服务,真正实现志愿活动倡导的‘我为人人’和‘人人为我’的互帮互助氛围。”鹿栅子沟社区王大爷感慨道。
  服务内容不对胃口,志愿服务项目就可能受到居民冷落。双桥区注重引导每个社区针对居民不同需求,培树特色品牌,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让居民“按需下单”,自愿选择,居民的兴趣和需求得到满足,有效提升了居民参与热情,也因此形成诸多社区志愿服务品牌。营房社区志愿者建立的社区“一刻钟”服务圈,让居民从家里到社区的时间在一刻钟之内能享受到方便的社区服务,比如失物招领、邻里纠纷、存放钥匙等。中华路街道办事处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主题,以社区为依托,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家政服务、救助、心理抚慰、健康保健志愿服务。关爱妇女和儿童学习雷锋活动,以“生活关心、学习关注、情感关爱”为重点,通过“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形式,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和亲情陪护,并发挥社区心理咨询站作用,为妇女和儿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用“黄”色快捷效率优化服务
  志愿者服务队伍是居民自发组建的公益性组织,“上头无人牵、成员无人管”,队伍形态仅靠服务热情维系。双桥区从“整章建制”入手,通过建立信息库、典型激励、网格化管理等有效措施,保证了社区志愿者服务运转有序、服务及时,更打造了一支“松而不散、多而不乱”的服务团体。同时发挥网媒的优势和强势,完善信息发布和互动作用,以网页为宣传、监督和参与平台,寻求社区主导、居民参与、互通有无、凝心聚力的新平台;将社区居民无年龄、职业及性别差异,尽可能多的纳入社区志愿者队伍,让8小时以外的居民出了自身职业属性,还能找到公益的属性身份,让他们在了解中参与,在参与中认同,在认同中满足,满足中互助,付出中回报。
  志愿者服务队伍是开放性组织,人员众多各具所长,需要将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发挥最大服务能量。双桥区通过信息库制度,建立了辖区志愿者工作信息储备档案,梳理每个志愿者基本情况和服务情况,配套建立服务对象需求情况档案、志愿者服务队档案、服务记录和反馈情况档案,通过这些档案有效掌握了服务活动、服务效果和群众反映等情况。(承德日报李萌 张宏焘)

责任编辑:澎湃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